第211章(第2页)

 苏青梅低头一看,包臀裙本来就短,现在抬起腿踩在凳子上,正好对着王重。

 不过有黑色的袜子,王重这个角度根本也看不到什么东西。

 苏青梅此时也顾不上这个了,什么走光不走光的,哪有华夏币重要。

 以前还算是明星的时候,多少女明星走红毯的时候,为了曝光度,故意摔跤,掉裙子,不就是为了那一个虚无缥缈但有可能会红的机会么。

 “三儿,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个条件是加深合作?”

 苏青梅也开始叫上王重的小名了,而且整个身子前压,就差一点两人脸就贴上脸了。

 王重甚至能感受到苏青梅的呼吸。

 “青梅姐,咱俩也算很熟悉了,所以我给你算一笔账,算完之后你觉得行呢,咱们就这么定,觉得不行呢,那就再谈。”

 王重用手顶着苏青梅的胸口,把苏青梅推了起来。

 苏青梅靠近王重之后,王重感觉到了巨大的压迫感。

 这是甘思雨和甘思露都缺乏的资源。

 用水果形容的话,姐姐王雨是柠檬,甘思雨甘思露两姐妹是苹果,而苏青梅则是大鸭梨。

 苏青梅也不在意王重刚才的动作,后退了两步,坐在了床上, 双腿交叠在了一起。

 “我准备一年之内发布十五首到二十首歌曲,有一部分歌曲已经在京都的时候录制好了,还有一部分只有曲子还差填词。”

 “我的填词能力应该是不需要质疑的。所以,青梅姐,你觉得六四分的这个价格能吃得下十五到二十首歌吗?”

 苏青梅震惊的瞪着大眼睛望着王重,十五到二十首歌,你当写歌是喝水吃饭吗?

 如果王重说一年之内写个三五首,苏青梅绝对信得过,但是写超过十首,苏青梅都觉得夸张。

 尤其是,写歌并不困难,是个人哼个调子都算是歌,想要发表,想要挣钱,那对歌词的质量和曲子的旋律要求非常的高。

 一年十五到二十首,平均下来一个月至少要写出一首半,苏青梅是不信的。

 “你疯了吧?一年写15首歌,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王重没有搭理苏青梅,自顾自的拿起手机,调出录音功能,

 “我说的是十五到二十首,十五首是最低的要求,二十首才是标准。”

 王重话音刚落,手机里便开始播放一个陌生的旋律。

 吉他的声音打断了苏青梅想要说的话,音乐的旋律开始回荡在房中,

 伴随着王重手机中的音乐,王重的声音也开始从提前录下来的手机中传出。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声音温柔而沉稳,刚一开口,就能让人产生一种灵魂上的共鸣。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苏青梅有些惊讶的微张小嘴,不敢相信这首歌竟然也是王重创作的,

 王重的创作能力再次突破了她的认知。

 除了流行,竟然还可以创作民谣!

 而这首歌曲,也正是前世最受欢迎的民谣歌曲之一。

 王重准备把这首歌曲名字改成《滨江》。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歌曲,是可以一首歌带火一座城市的。

 而这首歌正是其中之一。

 在王重看来,挣名和挣钱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