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第2页)

 诸葛浩然心想还是别了,一台这玩意抵得上自己两台车了,想赚点钱还得四处跑收割。

 赶紧岔开话题:“今年收割还是70块一亩吗,大概能收个多少斤米啊?”

 爷爷:“什么70,你这老黄历,早涨100一亩地了。

 我们家田一般,今年估计八百斤没有,也就六七百斤米吧。”】

 爷爷,别说了,你这六七百斤我们听得也很嫉妒了。

 有人算了下,一百块也能买个二三十斤便宜米,一亩地能有个六七百斤,这比较起来倒是不贵。

 可是育苗,插秧,农药、化肥,这些钱可也都是省不掉的。

 算下来两片稻田,从种下去到收获,花的钱也不少,还卖不了多贵,从买卖上来说就是不划算的。

 但如果基础粮食全贵了,那一个国家的乱子更大。

 想来想去,大家也还是觉得,确实还是大平原种粮更划算些。

 或者能把这些乡下水田都整合在一起也挺好,不然一家一户就这么点散地,怎么弄都不划算。

 不少已经用上打谷机的人:收割我们还法有大机器,只能看看能不能做出半人工省力的了,还得是看产量啊!

 压力很大的各朝农业人才:已经很努力每天下地搞培育了,这才一年不到呢,真的急不来。

 【两台收割机都收完了,也都打包好了,诸葛浩然立刻上去给操作机器的两个表亲递烟送水。

 大家熟悉地客气寒暄,诸葛浩然邀他们过两天去某个饭点吃小小的升学宴,两个表亲就开着机子去下一户人家去了。

 收割季,他们也忙得很。

 爷爷和爸爸抬着一袋袋满满的米堆上电动车,把这些都分批次拉回家,堆不下的小小就在原地先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