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第2页)

 陈宪最先下车,替苏瑞达打开车门。

 这时,李涛也下车替张耀扬开门。

 苏瑞达和张耀扬从车上下来。

 王佳明等人觉得张耀扬眼熟。

 似乎在哪里见过。

 “苏书记辛苦了,欢迎您到东源县考察。”

 陈昌盛主动走上前来,对苏瑞达说道。

 苏瑞达认真说道:

 “客套的话就别说了,今天我是带着任务来的。”

 任务?

 陈昌盛一头雾水。

 “先给你介绍一下。”苏瑞达看向了身后的张耀扬:

 “张耀扬同志,他不仅是青华区的人大代表,还是恒万集团的董事长。”

 听到苏瑞达的介绍后,陈昌盛想起来了。

 难怪觉得眼熟。

 前几天的新闻里,张耀扬和苏瑞达关系密切。

 而且,就是张耀扬搞出的绿野有机蔬菜。

 “张董您好,谢谢您给我们的启发,我们东源县也准备推广大棚种植有机蔬菜,还有有机肥料,今天您可要多传授我们一些经验和心得啊。”

 陈昌盛很热情的伸出手。

 张耀扬和陈昌盛握手后,笑着说:“陈书记,若您有需要,我可以派技术员过来。”

 这时,苏瑞达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我们先去炼油厂转一转。”

 “好的。”陈昌盛一点都不慌。

 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炼油厂都搬走了。

 就算苏瑞达想找他的麻烦,现在也找不到了。

 果不其然。

 当苏瑞达等人到达金山村时,他们已经看不到炼油厂了。

 不过,土地还是灰蒙蒙的,水渠还是黑乎乎的。

 村民们还在拿着铲子,清理着水渠的黑色污染物质。

 陈昌盛微笑着说道:

 “苏书记,在炼油厂再次曝光后,我们东源县委就召开紧急会议,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现在已经组织人员,进入环境恢复阶段。”

 陈宪不由睁大了眼睛。

 要不是他从张耀扬口中,得知是张耀扬找人处理的。

 他还真信了陈昌盛。

 若是陈昌盛真能这么高效,炼油厂也不会存在这么久。

 苏瑞达心如明镜,他说道:

 “我们华夏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在于城市和县。市委书记和县委书记是党在一个地方的执政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带头人,我们肩上的责任极其艰巨。”

 陈昌盛等人频频点头。

 有些领导干部拿出纸笔,开始记录。

 “这些不用记。”

 苏瑞达皱着眉,他很反感形式主义,他指着面前灰色的土地:“为什么会有炼油厂,为什么会有人去炼油厂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地方经济落后。”

 陈昌盛等人继续点点头,认真听着苏瑞达说教。

 其实,这些道理他们都懂。

 翻来覆去,不就是那几句话吗?

 核心的问题是穷。

 两个字——没钱。

 苏瑞达认真说道:“我把张董叫来,是想让他到东源县投资,给东源县的经济注入活力。”

 陈昌盛等人都用吃惊的眼神看着张耀扬。

 他们想不明白,京海那么多好地方,张耀扬为何跑这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