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翅膀 作品

第133章 《南洋海外公民保护法》(第2页)

 比如,吃饭时的座次,敬茶手势等等。

 上行下效,李明轩等人的作风,影响着整个南洋的官场,摒弃了那些繁琐复杂的人情世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务实和公正的原则——唯才是举,能者上。

 这里的官员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而非那些虚无缥缈的关系和背景。

 在南洋官场中,那种充满暗示和隐喻的交流方式并不常见,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如此。官员们更倾向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而不是通过打太极、绕圈子来达成目的。

 这种坦诚和直接的交流方式,使得南洋官场的决策更为迅速和高效。

 当然,南洋官场中也不乏靠关系进入的人,这些人在办公室必须十分小心。

 一旦你被打上了“关系户”的标签,如果不能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足以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那么你很难在这里长久待下去,要知道很多工作岗位都是很日常的,根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要被别人知道自己是“关系户”,自己都会主动辞职,因为周围的同事会对你投来异样的眼光,就会让你受不了。

 当天,张大山和王一民交流了很多,在庄园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回家。

 之后,两人开始分头行动。

 张大山经过南洋议会的投票决议,得以在东非地区发布了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法律——《南洋海外公民保护法》。

 这部法律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南洋对海外公民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更是为众多身处异乡的南洋公民提供了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

 在《南洋海外公民保护法》中,详细规定了南洋海外公民的基本劳动权益和应尽的义务。

 无论是工资待遇、工作时间还是劳动条件等方面,都需要参照当地的劳动法。

 对于一些没有劳动法的地区和国家,可以以宗主国的劳动法或南洋劳动法为准。

 同时,条文中也明确了公民应尽的义务,强调了公民入乡随俗,遵守当地法律的规定。

 这部法律的颁布为南洋公民提供了一条维权之路,凡是在当地受到不公正待遇或权益受到侵犯的南洋公民,只要无法在当地得到公正补偿,都可以向南洋在当地的领事馆等相关机构进行投诉。

 《南洋海外公民保护法》颁布后,并没有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南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

 对此南洋政府也不在意。

 因为,这部法律的最初目的是针对东非殖民地,这些法律不完善的地区。

 西方各国都有自己完善的法律体系,《南洋海外公民保护法》的作用自然大打折扣。

 之前南洋政府早有规定,从大陆的移民,在他们登上船的那一刻,他们就是南洋得公民,享受南洋公民一样的权益。

 因此所有移民非洲的华人,都享有南洋公民的权利,受《海外南洋公民保护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