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海城的魏东征 作品

第37章 大昭寺(第2页)

 于是张艺兴把清代铜鎏金大威德金刚佛像收到了玉佩空间。接着他又拿起那串天珠。其实关于天珠的传说它是降落在吐蕃的珍贵宝石,也是吐蕃藏民心中的吉祥物。

 据说:“只有璞玉浑金之人才能佩戴这样的宝物。”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张艺兴认为存在的就是有一定的道理,不然又那来的这样传说。

 不是璞玉浑金之人,佩戴这样的宝物不但不能让其有好运,也许会带来灾难也不是不可能的。天珠是藏族人的珍宝,是一生的福祉所在,是家中珍贵的延续。

 其实藏族人佩戴天珠,是不会将天珠进行买卖的,只能是有缘人进行等价的物资交换。就如张艺兴白天在古玩市场里面看到的一样,天珠不分真假,只分新旧。他的价值也是年份来决定的,年份越久越好越值钱。

 现在世面上的所谓天珠,都是现代工艺品,没有任何的收藏价值。还有不法之徒,用塑料做成天珠,考虑到塑料做成天珠比相同大小的真正天珠要轻,为了配重通常会增加一小块铅块。这样用塑料做成的天珠易燃,而且有许多小气孔。

 还有台岛天珠,这种天珠的材质是蛇纹石或灰阶玛瑙,产量大,易加工,特别适合人工做旧,不过这样做成的天珠,时间久了就会慢慢的变灰了。

 对于现在的玛瑙烤色天珠。其材质是现代玛瑙,于老天珠所用的玛瑙有一定的区别,其实古代吐蕃天珠是采用蚀花工艺制作,而现代玛瑙是采用酸碱腐蚀或高温烤色。

 张艺兴用昆吾刀,切开了白天买到天珠,表面浅浅的一层保护物质,里面一个稍小一点的老天珠露出了本来面目了。

 它的朱砂点、风华纹、包浆、光泽等等一看就知道是个老的天珠。而且还是九眼的,难怪有人这样保护这个九眼天珠了,也许怕给自己惹到杀身之祸,才这样的保护起这颗天珠的吧。

 看到手里的天珠,朱砂点

自内而外的长在天珠上。风化纹也是很不规则的风化纹路,深浅不一,似鱼鳞纹又似凤爪纹。这个九眼天珠上的包浆“自然成旧”和现在的“火工做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藏族人的老天珠一般都是随身佩戴或者供于家里的佛龛里,所以天珠表面的包浆,是酸碱分子与本体分泌物长期融合的一种附着物,一般也是洗刮不掉的。这种包浆滑润自然。再加上在他的黄金瞳透视异能一扫之下,有青色的宝光流淌着。是一个唐朝老天珠的无疑了。

 哈哈一笑,张艺兴收拾一下,进入了玉佩空间修炼龙腾诀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吃了早饭就打车去了大昭寺了。快到了大昭寺附近的时候出租车停下了。

 司机师傅说:“遇到朝圣的人群了,车不能再继续往前走了。“

 张艺兴付了车费,下车后看到的景象让他顿时就惊呆了。只看大昭寺庙前广场朝圣者黑压压一片,在黑压压一片的人群背后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全是三三两两的朝圣者,顺着人群后面的马路,向后望去一眼,络绎不绝的人群,走三步磕一头,十步一跪,一眼难看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