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模拟梅殷未来(第2页)

 朱元璋愣了一下,老四这家伙,怎么这个时候发这么大的火?

 如此想着,画面已经变得清晰。

 只见一身龙袍的朱棣,坐在龙椅之上,手里面拿着一个奏章,大发雷霆。

 “朕说了,北面诸多百姓,因为战争,抛家舍业被迫成为流民。

 来到山林水泽等地方,隐蔽过日子。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急需恢复战争创伤,令我大明赶紧焕发生机。

 那些流民,并非本意要成为流民。

 朕要鼓励他们,赶紧回到原来的地方,去耕种土地。

 官府要给他们种子耕牛等农具,还给他们免税。

 可你这狗入的东西,上的什么奏章?

 竟让咱这边,将这些的流民历年以来所欠的、应缴纳的税,全部都给追缴回来。

 你是何居心?

 你是想要让这天下变得大乱?想要这些百姓的命吗?!

 你这不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是嫌得百姓不够困苦?

 朕可去你娘的!”

 朱棣出声大骂!

 声音落下后,手中拿着的奏章,猛的被他摔了出去!

 正中站在他面前,面色苍白,但还想要说些什么的官员面门。

 直接将此人砸了个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陛下,臣……没这个心思!

 臣也是为我大明着想!

 大明如今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钱。

 再这么下去,朝廷税收将无以为继……”

 “住口!!

 既然你这样忧国忧民,担心朝廷税收不够,那你就做个表率,先把你家给抄了!

 看看你家里有多少钱!”

 朱棣一声令下,顿时就有如狼似虎的甲士,将这官员给当朝拿下。

 拉了出去。

 刚才还想要再说些什么的话,据理力争,显示自己气节的这人,顿时面色苍白,整个人都怂了。

 连忙出声求饶。

 说他之前都是胡言乱语。

 但朱棣又哪里会理会他?

 只管让人将其给拉下去,进行处置。

 “还有哪个觉得那些流民,接受官府号召,出山为民之后,应该征收往年赋税的?”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双手按在面前的御案上,身子前倾。

 望着满朝的文武,出声询问。

 再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一个事情上多言。

 纷纷表示朱棣这事做得好,心里有百姓……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面上露出笑容。

 “好!它娘的!就该这么做!真痛快!

 就该如此处置!

 让它娘的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

 嘴上说着为大明,心里面一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残害百姓!

 损害大明利益!”

 老四这手玩的漂亮!

 对于这等人,就不能客气,该杀就杀,该埋就埋。

 抄家不行,还应该诛九族!!

 原本朱元璋对于朱棣当上皇帝,还满是担忧,怕朱棣做不好。

 但是现在,在看了老四的表现之后,朱元璋心中的担忧却逐渐的放下了。

 老四这家伙,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的优秀。

 虽然是被自己当藩王来培养的,但是皇帝也做得非常的合格。

 把大明的江山交到他手里,自己很放心!

 老四这家伙,造反造的好啊!

 还好是他造了反,夺了朱允炆这个蠢货的皇位!

 若不然,让这个蠢货继续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把大明给糟蹋的不成样子!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对于朱棣造反登基的事,态度上面已经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再是提起来,就怒火直奔天灵盖儿而去的样子。

 反而觉得,老四造反造的好。

 再想想自己,刚看到老四造反的时候,把老四给喊过来狠抽抽了一顿的事情,朱元璋都觉得有些后悔了。

 觉得自己不该那么冲动,没看前因后果,就把老四给喊来抽了这么一顿。

 这一顿打,老四挨的是挺冤枉的。

 就说嘛,自己如此英明神武。生的儿子咋可能不行?

 自己选定的朱允炆这个继承人不行,那是标儿的事。

 谁知道朱允炆这个混账东西,标儿和吕氏那个蠢货,是怎么生出来的?

 还得是自己的儿子争气!

 看看!老四这家伙,只是自己当成大将培养的,从来都没有往皇帝这上面去培养。

 结果老四的家伙,当上皇帝后都干的这般优秀。

 从这一方面,就足可以看出自己在教儿子上

面,能力有多强。

 能看出来,自己的儿子都有多优秀!

 这也就是标儿去世的早,不然若是让标儿这个自己精心培养的皇帝种子当了皇帝,那做的肯定要比老四更加的优秀!

 朱元璋又一次臭屁上了。

 如此想着,画面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只见朱棣一身龙袍,坐在那里。面露沉思之色。

 一看就是遇到了一些,难以抉择的难题。

 他坐在那里,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如此过了好一阵儿后,长叹了一口气。

 “把朱允熥这侄子的吴王王位,给废了吧。

 改其王位为广泽王。”

 他说着,停顿了一下,似乎在下定什么决心似的。

 片刻后开口道:“让朱允熞和他一起,到凤阳老家去守祖陵吧!”

 “朱允熙怎么办?”

 大皇子朱高炽出声询问。

 这个时候,朱高炽已经从北平来到了应天府城。

 朱棣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就让他和吕氏留下,让他二人守东陵吧!

 大哥的陵寝,也需要有后人驻守。

 时常扫墓。

 他年纪小,就不让他去凤阳那边了,留在我大哥陵寝这里好了。”

 说完之后,朱棣叹了口气。摆了摆手。

 显得很是疲惫。

 “去吧,就这样安排吧……”

 朱高炽闻言,躬身领命而走。

 只留下朱棣,背负着双手,背对着门,看着面前的墙壁,久久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元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情同样也变得有些沉重了。

 很多事情,处置起来其实很简单,按照规矩来,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可是,一旦在里面掺杂了亲情,那很多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复杂。

 处置起来让人纠结。

 似乎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

 总是不完美。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老四能够做到这一步,还算挺不错。

 毕竟别管怎么说,他都是属于把江山,从标儿的这一支给夺走了。

 肯定要防着今后会有什么人,借助标儿儿子的名义,来进行造反。

 标儿这几个儿子,想要逍遥的过日子,根本不可能。

 不过目前的这个局面,倒也还算能够让人接受。

 能让老四消除一些担忧,和一些危险。

 免得大明今后,再因此而出现什么波澜。

 同时,也算是给了标儿的这些孩子们,一个不错的生活。

 没有赶尽杀绝……

 朱元璋如此想着,很快便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二妹,你给二妹夫去封信,让他回来吧。

 别带兵在那里坚持了。

 如今一切事情尘埃已定,他再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再说朱允炆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事,二妹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把咱父皇弄的大好河山,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这样的人,真不值得为他卖命!”

 朱棣在那里和宁国公主说着话,进行劝解。

 朱元璋看到了这一幕后,才忽地惊觉,原来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竟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投降。

 还带兵在淮安那边驻守!

 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真够可以的!

 都到了这一步,竟然还没和老四妥协。

 这混账做事,当真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不是通过观看老四的未来,看到梅殷人生。

 他是真没想到,梅殷在这大是大非上面,没有一点含糊,竟如此的有坚持!

 “陛下……这事儿只怕有些不太好做,夫君他性格执拗。

 况且也是父皇临终之时,给他的交代,说让他辅佐允炆。

 他这是在执行父皇的命令。

 想要让他改变,只怕不太容易。”

 宁国公主出声说道。

 朱元璋在听到了自己家的女儿所说的话后,心头又是不由得跳了跳。

 竟是自己给梅殷这混账,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做出了这样的交代?

 他这般坚持,并不是因为朱允炆有多好,而是因为自己临终前对他的嘱托?

 这……

 朱元璋的心情,变得更加的不平静了。

 这个混账,平时的看到自己就逮着自己死谏。

 把自己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十分不尊重自己这个老丈人。

 哪能想到,在关键时刻,面对大是大非时,这混账竟能把自己的话,给牢牢的记在心里。

 如今老四已经取得了天下,坐稳了皇位,登基称帝。

 多少在此之前,进行抗争的人,都已经不再做斗争,认同了老四这个皇帝。

 梅殷这个混账东

西,还在那里坚持。

 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对他的嘱托……

 朱元璋心潮起伏,梅殷这混账,竟然比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更加的好!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自己接下来要抽空到双水村那边,去见见梅殷这个混账东西。

 今后再面对这混账时,自己的态度,或许也可以发生一些转变……

 画面之中,听到宁国公主称呼自己为陛下,朱棣的眼中当中,闪过了一抹复杂的神色。

 “二妹。”

 他出声喊道。

 “你还是给他去封信吧。

 别让二妹夫继续这样做了。

 不然会闹的很难看,对谁都不好。

 咱们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一家人。”

 听了朱棣如此说,好一会儿,宁国公主才答应,去封信试一试……

 朱元璋都有被梅殷给感动到。

 同时也开始为梅殷而担忧。

 并想着,若是可能的话,梅殷还是别在那里拗了,顺从了老四比较好。

 反正天下都已经这样了,再说老四这家伙当皇帝,干的还是挺不错的。

 在朱元璋如此想着的时候,模拟器上画面消失,新的画面浮现。

 这一次,则是在了应天府之外。

 朱棣身穿一身龙袍,在这里迎接人。

 依照老四现在的地位,能让他亲自迎接的人可是不多。

 如此等待片刻,远处便有人出现。

 为首一人,骑在马上,身披铠甲,看上去很有威仪。

 虽然人已经到了中年,但还是很帅。

 朱元璋一眼就认出来了。

 对这张脸,他的印象再深刻不过。

 正是梅殷这个混账东西!

 见到梅殷,朱元璋暗暗松了一口气。

 还好,梅殷这混账东西,也没有那么死脑筋。

 这样如此就好!

 自己不必再为他今后多担忧!

 朱棣立刻向前迎接,见到梅殷后,还率先开口和梅殷说话。

 “二妹夫辛苦了。”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后,心里还挺高兴。

 别管老四和梅殷这个混账,两个人之间都闹出了什么不愉快。

 但终究都是因为公事。

 他二人的私交,还是蛮可以的。

 有了这次的事,二人便可冰释前嫌。

 结果在此时,却听到梅殷不冷不淡的开口道:“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只有惭愧……”

 朱棣的面色变了变。

 气氛显得有些冷……

 朱元璋的心,也随之抽在了一起。

 梅殷这混账东西,还是这个臭脾气!

 咋能这么说话呢?

 真以为老四这家伙的脾气,也和自己一样,能容忍他那么多吗?

 画面缓缓消失,下一刻便有新的画面浮现。

 这一次并非是在紫禁城内,而是在一处禅房之中。

 朱棣一身龙袍,对面盘坐着一个胖大和尚。

 这个时候,这和尚身穿一身黑色僧衣,看起来倒是显得有些慈眉善目。

 “道衍大师,你觉得到底立谁为太子比较好?”

 朱棣道衍和尚,微垂的眼帘张开,望向了朱棣,开口道:

 “大皇子为人敦厚,又是燕王世子,这是高皇帝亲自定下的。

 他为陛下嫡长子,按说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偏偏二皇子为人英勇善战,在很多事情上,最像陛下。

 陛下当初还曾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我看这话,二皇子是当了真。

 如今二皇子和大皇子两方,身边都各自有着不少的人,在争这太子之位。

 大皇子身边多为文臣,二皇子身边多为军中武将。

 在这上面来看,也是个势均力敌。

 这事儿不好选。

 但老和尚觉得,还是立长比较好……”

 画面之中,朱棣听了道衍的回答,并没有开口说话。

 只是站在那里背负着手,看着供在那里的、一个小型佛像,定定的出神,不知道心中具体如何想……

 朱元璋对于道衍所说的话,很是认同。

 觉得不管怎么说,还是立嫡长子最好。

 而且从之前所看到的画面中,能看得出来这朱高炽,并非是个无能的人。

 为人也是挺有手腕的,还是嫡长子。

 但是朱元璋再想一想,因为生朱高炽时,导致妙云这丫头难产。

 老四打小就对其看着不顺眼。

 以及二皇子朱高煦这家伙的英武善战,在靖难中,数次给老四解围。

 再加上老四对他说的,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话。

 以及老四这个时候的态度。

 究竟是他们两个谁当太子,朱元璋也有些拿捏不准了。


 当然,比起这个,朱元璋这个时候,更为担忧的还是梅殷这个混账,在今后会被老四如何对待?

 可别……真被老四给弄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