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我们需要乐观(第2页)

 “一是理论上的,从两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金融危机,看似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其实又没那么大。因为我们并没有和整个世界的规则接轨,并没有那么开放,相对还是封闭。这就给我们了一个机会。”

 “而且经济危机,是一个清理冗余和各种泡沫的过程。没有危机资本市场就不能繁荣,资本经济就会停滞。”

 “企业破产,解决生产过剩。银行破产,维持信用制度。股市大跌,冲走泡沫财富。经济危机是资本体制内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资本贪婪的积累,制造经济危机,心心念念......”

 “......为了共同从“经济地震”中先跑出来,拼命扩大投资,增加“内需”,资本的新一轮疯狂积累,为下次危机准备好了物质条件......有人说凛冬将至,要遭殃!但社会实践证明,危机是丰年的瑞雪,春天的前兆,好得很。”

 “繁荣、停滞、危机、复苏,这才是市场经济的周期。叠加,后发优势下、经济周期、还有投资、债务周期的叠加,会形成推动力。”

 对钱吉春和李泉,总是要绞尽脑汁,用通俗的大白话来解释一些粗浅的东西,而对张凤鸾董泰,李乐反而要轻松许多。

 随着李乐说的深入,张,董两个人也带入了思考。

 “二是,内外环境的基础,内部因素上,基础性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国家财力为发展意志的经济支持,外部,世贸组织的加入,为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输出产能发展自己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缘。”

 “通过加力基础薄弱、潜能巨大、拉动经济增长效率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市场供需,例如从9

6年开始,未来肯定会被诟病,需要另一次经济危机来重新整理的房地产政策,疯狂的基建,还有证券......”

 “外部市场加大国内产品的吞吐能力,两个因素的结合,经济的增长便有了快速增长的内外基础,和谐的经济大气候所给予经济发展的助力及红利......”

 听到后来,董泰和张凤鸾互相对了个眼色,“那还有呢?”

 “还有就是国际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提供发展空间,虽然小冲突不断,但大冲突没有。所有人都在积蓄力量,等着资源重新分配那一天的到来。”

 “小明,咱们学校的社会学专业,还教宏观经济和政治经济?”董泰捏着手里的易拉罐,嘎嘎作响。

 荆明笑道,“不教吧,可咱们那,哪有不让蹭课的规矩?”

 “就算你的估计准确,可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失误怎么办,怎么避免?”张凤鸾盯着李乐。

 李乐摇摇头,“做事么,你总得先做了再说,到时,有预案走预案,没有就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应大势,一头猪也能飞上天。”

 “嘿,革命的乐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