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12章 我tnd不是生娃坐月子(第2页)

 李乐指着一包东西,“那这是啥?”

 “红糖。”

 “谁让买的?”

 “田宇,他说看病人都要买这个。”

 李乐一愣,我他娘的又不是生娃坐月子,用得着这个?

 “买这些东西,又是你掏的钱?”李乐问陆小宁。

 “嘿,这话说滴,额们就不能有钱咧?”

 田宇抹抹嘴,指了指马闯和陆小宁,“我们这个月刚发了工资。”

 “工资?”

 听了田宇的解释,李乐这才知道工资是怎么来的。

 长铁精工里,陆桐的出资被分成了两部分,有一部分用了一家港岛的金属探知公司的壳子,当然,老板还是陆桐。

 于是长铁精工经过一番操作,成了所谓的合资

公司。

 九十年代,国内对于外资,港资公司还是比较看重的,也成为了一些城市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的考核指标。

 所以对来投资的外企,有比内地企业好的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长铁精工也能够利用港资的名头,提升企业的形象和逼格。

 当然,港岛允许注册空壳公司这一做法,也带出了一批骗子。他们在内地兴风作浪,把一些地方坑的好多年翻不过身。

 长铁精工在开始运营后,并没有如李乐想象的那样,先去通过王加强,上来就专攻铁路这一块。

 而是带着一批样品,从港岛找了几个人当演员,用港岛公司的名头,开始跑国内的一些展交会。

 精美的展台,漂亮的礼仪小妹,包装起来高大上的公司历史,p出来的宣传册,引来了一批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和内地做安检设备生意的渠道商。

 长铁精工由此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试水。

 谁都没想到,第一位购买探测仪的是做电子仪器的同行。

 一个在鹏城开设电子厂的老板,苦于零件丢失率太高,下班后挨个人工查验,效率太低,说出去也不好听。

 从国外购买电子安检门,成本太高。本来想着去买老美的手持探测仪,结果在参加展会时,看到了隔壁展台长铁精工的产品。

 有心试了试,灵敏度,体积,重量,电池耗电量不比老美的差,而价格却低了四成有余。便花了两千块买了俩回去。

 结果挺好,又陆续买了几个。周边的一些厂子,看在眼里,打听打听,也开始购买。

 自从那之后,就开始有造船、贵重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一些能用在产品检测上的厂子来采购。

 虽说第一年的销量不算太大,离收回成本且得等,但大家都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陆桐也开始从电子科大里挖人,准备充实技术,为进一步完善产品线,扩充使用范围而做起准备。

 作为股东,马田陆三个人有分红的权力,可长铁精工第一年并没有实现盈利,只能作罢。

 陆桐索性就按照一人一个月五百块的标准给发了一年工资,安抚一下。

 钱到了家长手里,想拿出来难如登天,不过零花钱还是给了不少。

 三个人凑了凑,买了些东西给李乐带来。

 一群人吃喝完,看李乐精神好了许多,便和曾敏李晋乔打了声招呼,一哄而散。

 李晋乔跟着下楼,嘱咐几个娃早点回家。

 随后上下左右瞧了瞧,一闪身,躲到旁边单元的楼洞里,借着亮光,从兜里掏出根烟,刚点上,就感觉脖子后一阵冷风。

 “李晋乔?”

 “啊?”

 “你不是喜欢干什么氧化物表面污垢处理么?”

 “是滴,没错!”

 “那还不去,在这躲什么呢?”

 李晋乔赶忙把手里的烟一丢,“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