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00章 一个比我还老的老头(第2页)

 “王老师,叨扰叨扰!”

 李乐还没见过曾昭仪对谁这么客气过,立时收了心,站直了杵在曾昭仪身后。默不作声。

 “嗬,我正说呢,小曾昨天来电话,肯定都是这个点儿来。”老头看到曾昭仪,挺高兴,又扭头冲屋里说了句,“小曾来了啊!”

 小曾?李乐舔舔嘴唇,这什么称呼?

 老头让开门,进到屋里,鼻子灵的李乐就闻到一股挥之不去,淡淡的清香之气。

 而在这股气味之外,还有墨香,书香,再仔细一闻,嗯,王致和。

 刚站定,一个穿着对襟布衫,宽松长裤,布鞋,一副黑框眼镜的老太太从连通的里间迎了出来。

 看到老太太,李乐忽然和付清梅做了比较。

 如果说付清梅给人的感觉是敛了锋芒的匣

中剑,这位明显年纪大了几岁的老人,就像是淡然自处的兰花,沉稳静谧,一股亲近感油然而升。

 曾昭仪这时才指着李乐,“王老师,袁老师,李乐,我外孙。”

 “跟我来燕京玩几天,今天带过来认认门儿。”

 “李乐,这是王士乡老师,袁诠悠老师。”

 “王爷爷,袁奶奶。”

 磕头是不兴了,李乐按照旧时规矩,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

 “嘿嘿,诠悠,你猜我看到这孩子想到谁了么?”王士乡对袁诠悠说道。

 “谁?说出来我认识么?”

 “肯定认识,不过那时咱们都小呢?还是你本家。”

 “小?本家?提个醒?”

 “昨夜温存,今宵涕泪,旧欢新恨都须记。”

 “袁寒云,袁二公子啊!”袁老太太恍然,不过又嗔怨道,“士乡,那人和我可不是本家,再说,这人可不兴用在孩子身上比喻。”

 李乐听到袁寒云三个字,也是苦笑道,“王爷爷,这个不好比吧,我可没他那福分,再说现在也犯法不是?”

 “哦,你知道袁寒云?”

 “知道些。”

 李乐心说,袁大总统的二少爷,才子当得,骄奢淫逸也是翘首,十一二岁便去大明湖逛画舫,一生扎在风流苑中,死后引得进门沪海津门名媛名妓,纷纷写出“我于袁二公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个人,老爷子,您真会开玩笑。

 “就是个头高,也壮,袁寒云可是轻飘飘的。”王士乡回忆着。

 “行了,孩子要是不知道就算了,都知道那人是什么德行,别为老不尊。”袁老太太说道。

 “哎呀呀,夫人教训的是。”王老头一把抓住李乐的手,“走,小伙子有力气,帮我个忙。”

 “小曾,借你孙子一用。你随便坐,茶壶里有刚沏得的茉莉花,自己倒。”

 说完,王老头把李乐拽到了里面屋子。

 李乐这才仔细打量了屋子里的陈设,字画书籍满堆,还有些瓷器、青铜、玉器,竹器的古董古玩,摆在几个柜子里。

 而最占地方的,却是堆叠在一起的一些家具。

 大案,圈椅,交椅,官帽椅,长几,坐墩,博古架,衣帽架,还有些李乐说不出名字的,就那么一件挨一件,一张叠一张的堆放着。

 李乐“啧啧啧”几声,摸着一张琴床,问道,“王爷爷,这是紫檀的吧?”

 “啊,这个啊,小叶紫檀的,清中期的。”

 “那把交椅呢?”

 “黄花梨,明代嘉万时期的。想看,回头细给你讲。墙根儿那儿有一溜蛐蛐罐儿瞧见没?”

 “瞧见了。”

 “把这些家具挪个空,把那几个蛐蛐罐给拿出来。”

 李乐一愣,“老爷子,这些家具就这么搬?不带个手套,垫垫东西什么的?”

 “用不着,仔细点,小心点就是。”王老头推推眼镜。

 李乐瞅瞅这些家具,又看看墙根儿那几个灰不溜秋的瓦罐,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