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扔海里了?(第2页)

 第二种,通过军事运输和特殊的手段,将尸体运送到牺牲人员的家乡。

 这种自然更是要一定级别或者重大功勋之类的,如今的情况,不说条件限制,级别也达不到,基本也可以省略。

 第三种,死亡士兵服役的地方有军事墓地,安葬在牺牲所在地,以便纪念。

 第三种在一些驻扎军地也渐渐普及,但颂山岛其实并常见,说到底是海岛上土地面积有限且条件艰苦,没有土地、时间和精力设置陵园,还有就是这个年头很多时候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想法。

 因此很多战士牺牲后,如果距离比较远,一般还是火葬之后,将骨灰送回老家由家属安排丧葬。

 因为张桂英在岛上,王振彪的情况就避免了很多麻烦,张桂英直接签字将王振彪火葬,至于骨灰,张桂英收敛了,说是要先放住处,等有空回老家了,再安排家乡安葬的问题。

 人家妻子都这样说了,自然也不会有人过问。

 至于王振彪老家的王氏宗亲,王振彪虽然因公牺牲,但他这些年在外面做事并没有荫功宗亲家族,且他牺牲后抚恤利益也没有落在他们头上,自然也无人出头。

 只是若干年后,修地方县志的时候,当地县里提到王振彪归属问题,王振彪家族的宗亲和张桂英家族的宗亲因为王振彪烈.士归属问题还打了嘴炮,两大家族还进行了争夺,也自然有了王振彪本是上门女婿,发达之后有中山狼言论的渐渐流出。

 虽然上面对这事情进行掩盖,觉得影响不好,但王振彪上门女婿的事情还是被附近乡亲口耳相传,甚至后来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在一些百科上还做了记录。

 对于那些,张桂英自然是无从得知也不关心。

 王振彪骨灰盒领回家的第二天,她就带着王海洋去地里施肥了,年关刚过,积雪渐少,海上的冰块渐渐融化,码头上兵士和渔民都在为出海做准备。

 这个新年,对于颂山岛渔村的村民是个不寻常的新年,他们愁着饿肚子过新年,为年后能不能活下去发愁的时候,岛上部队粮仓为渔村村民开仓放了救济粮,让大家有了果腹的食物,不少人激动得流下眼泪。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部队的领导发话,说粮食珍贵,为了避免浪费和不公平,直接按照人口发放,各家回到家里,自己做饭做吃食。

 一时人群惊喜欢呼声不绝于耳,不少人将家里的破锅烂碗找出来,开火造饭,家家炊烟四起,冷清的村庄再次有了人气。

 不过饭粮可不是白吃的,部队上已经说了,等过年开春,村子里各家要按照以前出海打渔,用渔获归还部队粮食。

 众人再次群情激动,这……这是不是不用集体劳动了?

 “桂英姐,你……你年后要带海洋回老家吗?”

 春娇去地里看麦子长势的时候,见到张桂英,两人说话的时候,她忍不住问道。

 “不回!家里也没什么人,俺叔身体不好退休了,现在跟着俺堂弟去了外地住,家里也没地方住,回去干啥?以后这里就是俺家了!”

 张桂英笑道。

 因为是烈属,张桂英现在被准许继续住在现在的房子里,等王海洋成年后母子俩再造房子搬出去,这算是队伍上对他们的照顾。

 “那骨灰……”

 春娇疑惑王振彪骨灰放在家里,张桂英总要送回去。

 “你说那狗东西的骨灰吗?俺跟你说,你别让人知道,回来那天晚上,俺就偷偷直接扔到海里了!”

 张桂英低声说道。

 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