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凭据(第2页)

 沉思片刻后,荀谌开口道:“我虽自认熟读兵法,但终究没有亲临过战场,况且对手又是公孙瓒这等宿将,还是子毅你去吧。我留守邺城,以安韩馥之心。”

 坦白讲,荀谌内心是想领兵征战的,但奈何公孙瓒并不适合作为新手boss,所以还是别冒险了。

 “也好。”张恒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你明日便去找韩文节,请求率军北上。”

 张恒笑道:“何必急躁,只怕不用咱们开口,韩文节自己便会找上门来。此外,咱们还得再多一手准备。”

 “何谓多一手准备?”荀谌不解道。

 “我去安平抵挡公孙瓒,万一袁绍趁机杀来,拿下了邺城,咱们又该如何处之?”张恒笑问道。

 “这……”荀谌苦笑一声,“应该不至于吧,韩馥麾下怎么说也有数万大军,抵挡一时应当无虞。”

 闻言,张恒不由叹了口气,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荀谌。

 “子毅,你这眼神……”

 “友若啊,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韩馥身上,那只能证明一件事。”

 “什么事?”

 “你和他一样蠢。”

 荀谌顿时无语,对张恒怒目而视。

 “若袁绍真拿下了邺城,咱们可就无家可归了。为防万一,我需要手中有个凭据。即便邺城城破,韩馥身死,咱们也能继续名正言顺待下去的凭据。”

 听张恒这么一说,荀谌眼中一阵恍然,隐约明白了张恒的意思。

 “你是说……”

 “不错,之前校事府已经打听过,韩馥膝下三子,却只有长子是正妻所生,我此行准备带他去见见世面。”

 “子毅此计好生无耻!”荀谌不禁拍案大笑道。

 张恒瞪了他一眼,“什么无耻,我苦心帮韩馥培养子嗣,他还得感谢我呢!”

 ……

 事实上,根本没等到明天,当日下午韩馥便把张恒召了过去,询问对敌之策。

 麴义那边的叛乱还没平定,公孙瓒这边又传来了败报,对于韩馥而言,无异于四面起火,让他坐卧难安。

 “使君勿急,公孙瓒远道而来,粮草难支,求的便是速战速决。一旦战事不利,便会陷入僵持,咱们不过小败一阵,继续坚守便好。”

 大概是被张恒沉稳的姿态感染,韩馥这才稍稍定了定心神。

 “即便如此,可我军大败而归,信都危在旦夕,子毅可有妙计助我?”

 张恒起身,拱手道:“想要克敌制胜,终究得亲临战场,恰好我徐州大军不日便将抵达。在下不才,愿替使君走一趟安平,稳住军中态势。”

 见张恒要亲自上阵,韩馥大喜,连连点头道:“好,有子毅亲自前往,必能大败公孙瓒。但不知此行需要多少兵马助阵?”

 “恕在下斗胆,敢问使君,安平现如今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这……”韩馥神情黯然道,“安平原本有大军三万,数日前大败一场,据战报所述,折损了五千余人,如今只余两万五千人。”

 “那也够了,在下此去,并不需兵马助阵。”

 闻言,韩馥再度大喜,他本就不想再出兵了。

 “子毅此言,真如大旱将甘霖!既如此,安平之军,尽数归你节制!”

 此言一出,堂上群臣都皱起了眉头。

 张子毅是徐州长史,凭什么让咱们的军队听他指挥。

 张恒自然察觉到了众人的不满,连忙摆手道:“使君言重了,这万万不可,在下客居此处,岂敢喧宾夺主。还请使君另择贤良领军,在下随军参谋就好。”

 冀州的兵权,张恒不是不想要,只是没到时候,引起反弹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

 领兵出战是大事,既要保证胜利,又有保证忠心,若非徐州大军即将抵达,韩馥也不想把兵权交给张恒。

 可眼下环顾四周,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如长史耿武之辈,忠则忠矣,只怕难与公孙瓒抗衡。

 正当韩馥为难之时,张恒又笑道:“使君若为难,在下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何人,还请子毅明言。”

 “在下听闻公子年已弱冠,何不使其领军出战。”

 韩馥摇头苦笑道:“子毅说笑了,犬子无才无德,恐难堪大任。”

 “在下以为不然,便是公子未经世事,也只需择一贤臣从旁辅佐,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兵者,存亡之道,使君万不可假手于人。”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看向张恒的眼神,顿时柔和了许多。

 张子毅此人,倒是天性纯良。

 长史耿武更是起身拱手道:“使君,张

长史所言极是,还请使公子领军出战!”

 “犬子出战,谁可为辅?”

 沮授立刻出班道:“下官虽不才,却愿随军出征,辅佐公子迎战公孙瓒!”

 一番商议之后,韩馥最终还是决定,令公子韩茂亲自前往安平督军,沮授为监军,参军事。

 至于张恒,只是随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