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抢时机(第2页)

 陈梦瑶没得选,“周公子,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

 “就当是为了我吧。”

 ……

 东宫。

 太子这一整天都有些心绪不宁的感觉,手中的政务也没有处理,就等着闻君衍过来。

 闻君衍处理完大理寺的事,拿着新选的西南官员的名单过来。

 “请太子过目。”

 赵胤礼道:“你选的人我放心,直接让人拟任就行了。”

 闻君衍却摇头,“还是太子亲自过目的好。”

 “不用,我信得过你。”

 闻君衍还是将名单递给了一旁的兵部尚书范阳伯,就连大理寺和都察院新派的人,也都一并呈了上去。

 范阳伯知道两人有话说,拿走名单下去审。

 太子皱眉道:“本宫让你留在身边,你不肯,非让范尚书来。现在让你拟订名单,你又一定要范尚书和本宫审。以前是顾忌身份,现在你是三法司之首,又是本宫钦定的西南首臣,为何还要如此?”

 闻君衍自然不能明说,只是道:“微臣想让太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微臣都会支持太子。”

 “这还用说。别说现在,就是日后,无论你做什么事,本宫都不会怪罪你的。”

 闻君衍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能隐瞒多久,他是先太子之子,从血统上来讲,若是有心人挑拨的话,他和太子

势必只能存一。

 太子见他眉头紧锁,不由得道:“本宫听说你回京后,就没有回府休息过,这怎么行。”

 闻君衍浅笑,“听说太子今日在朝上,提出了休养生息之策,得到群臣支持。”

 “嗯,此次西南和江北之乱后,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若是不免税减税三年,无以为继。这其中还要多亏你们不费一兵一卒解江北之困,否则,还不知如何是好。”

 闻君衍道:“各地的封王可有表态?”

 太子摇头,“本想让他们支援国库,可回来的奏折都在诉苦,甚至反而伸手要朝廷再拨款支援。”

 “海兰王怎么说?”

 “外公他……尚未回信。”太子对海兰王的感情也是五味杂陈,他多年夹在皇上和海兰王中间,动弹不得。

 闻君衍神色微敛道:“如今各王就数海兰王地方势力最大,他迟迟不回信,恐怕是在观望朝廷的态度。”

 “本宫就怕这一点,”太子叹息道,“如今父皇身体不适,国家又刚经历战事,国库空虚,举国上下正需要休养生息,这时候,如果再来一场战事,恐怕会动摇国本。”

 正因为如此,这对海兰王来说,就是最好的——要回女儿尸骨的机会。

 闻君衍神色微变,“不好,绝不能让海兰王此时上书!”

 以乾帝目前的情况,一旦海兰王上书讨要先皇后尸骨,势必会极大刺激乾帝。就算要乾帝清醒,也得等他拿下三法司,将军府彻底掌控住京兵才行,否则太子危,身后一干人等更危。

 但闻君衍此时不知的,周清叙早已一封信送到了东北海岛。

 “报——太子爷,海兰王送来回函,不日将亲自进京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