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第2页)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大殿里的声音此起彼伏,文官基本都站了出来,只有李善长和少数几人未动。

 李善长眼观鼻鼻观心,好似这些事跟他没有关系一样确实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心里在偷笑,还尼玛的叛乱,不知道那些人都是皇长孙招募的吗?

 即便是真的想要叛乱,你们问问朱元璋他会镇压吗?搞不好还打开皇宫大门迎接呢。

 至于那些武将们,一个个都没有开口,他们可不像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他们巴不得有人在应天叛乱呢。

 这不就是送上门的军功吗?

 在他们看来,别说是上千人聚集,就算多几倍人都没关系。

 要知道这里是应天城,是京城,是大明的核心中枢。

 只需要亲卫军就能轻松剿灭镇压叛乱,更何况京城还驻扎着二十多万兵力。

 武器方面更是配备了当今世上火力最猛的火炮。

 谁能在应天城翻起花浪?

 蒙元大军来了都只能哭鼻子求饶。

 “父皇、儿臣也听闻了此事。”朱标开口说道:“这么多人聚集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如今城外有成千上万的难民,若这些真是逆谋之人,被他们煽动城外难民的话,到时候想要镇压会死伤无数无辜百姓。”

 “儿臣愿意领命,率军出城镇压。”

 不愧是朱标,不愧朱元璋的儿子,杀伐果断,朱标他们哥几个从小随军作战,就没有一个是弱者,都是能骑马安天下,提笔定乾坤的人物。

 毫不客气的说,朱元璋这些儿子,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继承大统。

 朱标心里有自己的算计,退伍老兵刚聚集到杨家村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他估摸着是常家做给他看的,是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把朱允熥立位嫡长孙。

 朱标

对此没有多大异议,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是他的儿子,只不过、他不喜欢被人威胁的感觉。

 “老大无需担心。”朱元璋笑眯眯的望向朱标和一众官员,心里冷笑,还想镇压咱大孙,你们想屁吃呢。

 他开口解释道:“聚集在杨家村的人,是咱的意思。”

 “他们都是当初退伍的伤残老兵,因为当初在战场上身体伤残,在家耕地很困难,工坊的人又不愿招募他们做工,他们的日子过的非常清苦,还拖累了家人。”

 闻言、众人恍然大悟,在场的官员都知道这些退伍老兵,不仅应天府有,全国各地都有。

 为了补偿这些退伍老兵,朱元璋每年都从紧巴巴的国库拨款给他们。

 只不过、很少有退伍老兵去领取补助。

 像常家,徐家、等等开国将领家族,每年都会以低价粮来接济那些实在是过不下日子的退伍老兵,因为他们都是出自这些家族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