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设计(第2页)

 琮于又仔细看了一眼那大石龟,除了感叹它写实的刻工,似乎也看不出什么别的,便说:“恕在下眼拙,这石龟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不是石头刻的,它本来就是一只活生生的龟!不知何年何月,这只巨龟被泥流忽然湮没,就此深深埋藏,年岁长久就石化了,后来被镇上的农夫淘井时挖出,运到了这里。

 你看它壳上的花纹,与咱本地的太湖红龟一模一样。据博物书记载,太湖红龟出壳半年后,龟甲能长到四寸大小,一年则六至七寸,三年则一尺到一尺三寸,

 十年则一尺六寸左右,三十年则一尺八九寸到两尺,关于最长寿龟的记载是湖州安吉县德江公家世代供养的一只红龟,

 自他九世高祖时便开始养,至他这一代时寿终老死,总共两百一十三岁。此龟死时德江公家还请法师超度,祭奠三日,并修冢厚葬。

 此龟的甲壳最后由他家人专门量过,长二尺三寸,宽一尺八寸。如此说来,这种龟只要活着,就能不停的长下去,

 只不过越老长得越慢。你再看这池中的红龟,要长到这等大小,需

要多少年月,道兄能估个大概出来吗?”

 琮于听了这话,不免有些惊奇,略一想,又摇着头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或许这只龟本就与红龟相似却并不同属。我见过海中巨龟,长到比玳瑁还大出许多,也不过五六年而已。”

 安然士“哼”了一声,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便俯身在池水里洗洗手,然后在池边一个小桶里抓出一条小鱼苗,捏着它凑到那只伏在石龟脖子上的小白龟嘴前。

 只见那通体透白的小龟先慢慢伸出头来,在小鱼附近悬停片刻,似乎是在闻气味,眼睛还转了几下,忽然以极快的速度叼了鱼又缩回头去。

 安然士趁它吞鱼时,小心翼翼的将它拿起来捧到手上,又凑到琮于面前,说:“请道兄仔细看看。”

 琮于这才有机会凑到眼前看那白龟。这龟周身洁白,玲珑剔透,龟盖与手掌差不多大,龟形近圆。安然士见他看的认真,得意的一笑,又用另一只手拿住龟盖,翻过来让他看腹底。

 只见腹底的横竖纹线将甲壳分成了十二块。

 “这腹底十二区,正应着十二地支。”安然士手指着龟肚说。那白龟看来平时被宠惯了,仰面一会,就四爪乱舞。

 安然士赶紧将它翻过来又托在手上,眉飞色舞的道:“道兄号称‘究解世事真相’,你可以再仔细看看这龟背,看上面有什么。”

 琮于仔细看去,只见龟盖上的分块纹路,与伏羲八卦的图形惊人一致。中央共分五块,往外一圈又分八块,最外围共分二十四块。琮于点点头,道:“若按你的意思,那这龟背上就更有玄机了:

 中央五区乃金木水火土五行,周围八区是正应着乾、艮、震、巽、坎、离、坤、兑八卦。”琮于看了看正在用意外的眼光打量自己的安然士,

 淡淡的说:“可惜,龟盖外围一圈是二十四块,不是十块,不然就可以上应天干,下应地支了。如今这二十四块,好吧,那就应24节气吧。”

 安然士本来对琮于能说出龟背的象征意义很意外,再听他后面这话,又不服气起来:“道兄这话是暗含讽刺,说我牵强附会。”

 “传说伏羲定都淮阳,在蔡水中捉得一只白龟,并根据天地变化取象龟图,绘出了八卦可惜那是传说。

 历代关于白龟的记载大都是笔记文人的想像,没有谁真正见过实物,如今亲眼见到,不管这只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那种白龟,总算是补了我游历之缺,已经很幸运了。”

 “嘿嘿,我看出来了,道兄你是不信这世间有神奇,那好,你再看看这里,看能不能再有什么发现。”观主说完,指向白龟背上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