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封臣 作品

第358章 进献名美女卫淑芬

第三五八回 进献名美女卫淑芬

 靠山王杨林退居虎牢关。在这里,一方面整顿金提关的人马,先给这些人配上一些军器。对那些刚刚招安的山贼兵进行改编、进行训练、进行整治。另外,对这几员将领是各有安排。

 首先说乎尔复。靠山王杨林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说:“你暂时先待在本王身边。立了大功之后,本王自有提升!”

 乎尔复一听,心中大喜,跪倒在地:“叩谢老王爷知遇之恩!”

 但是,乎尔复他可没有把自己跟师父之间的那个矛盾、被师父逐出师门之事告诉老王爷。乎尔复有自己的打算。觉得我应该在老王爷面前立下战功之后,再把之前的事情告诉老王爷。不然现在告诉了,让老王爷怎么处置啊?他给我解决,那也不顺理成章;不给我解决,那也不对。干脆,我立下功劳之后,再告诉老王爷我师徒之间的恩怨,让老王爷从中调停。

 就这么着,乎尔复留在了靠山王身边。

 靠山王又命夏逢春:“你也给我留下。”说去大兴城述职。“你甭述职了!我直接给皇上把你给要下来。你的武艺本王非常欣赏啊,就留在我帐下做一员大将吧。”

 可是,夏逢春听完之后,苦笑一声,说:“老王爷,实不相瞒。臣已然对这官场失去信心了。我对仕途没什么渴望了。您就把我放回去吧。我这一次述完职之后,我就想隐退了,就不愿意当官了。我觉得当官实在太累了。所以,王驾千岁,恕臣不能从命啊。”

 “哎!”靠山王杨林一听,“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能够产生隐退之心呢,啊?你才多大呀?三十多岁!正是建立功名的大好时候啊。可能之前,你仕途不顺,遇到了一些小人挡道儿。你放心,以后跟着本王,只要能够立下功劳,本王保你立下功名!”

 但甭管靠山王怎么说,杨林发现仕途确实现在好像刺激不到夏逢春。这个小伙子在听自己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不说是也不说否。但是从微笑当中、从眼神之内你能看出来,他对自己所说的功名利禄有点不动心了,人家有点蔑视了。

 唉!杨林心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啊?年纪轻轻的,怎么对这个大好世界都已经产生了失望之念了呢?怎么想着要当隐士要归隐呢?嗯……这也不得不让杨林对大隋王朝现在的吏治进行反思啊。看来,我们这个吏治还是出了毛病了。让夏逢春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才、年轻英才居然对朝廷失去了信心。那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英才能够为朝廷服务呢?哎呀……我绝对不能让夏逢春走归隐之路啊,那就可惜了了这个材料啊。我得好好地规劝!

 但,杨林也知道这事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劝回来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不是说谈一次话就能改变得了的。得潜移默化,慢慢地把它改变。所以,后来杨林退了一步,说“逢春呐,既然你无意仕途,想要归隐,本王也不拦着。但归隐也有很多种啊。所谓‘小隐隐于林’。在山林之中做隐士,嘿,那只不过是‘小隐’罢了;‘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啊。逢春呐,我觉得你年岁还太轻,还不必要在这个时候就决定自己的未来。这么着吧,本王也不让你当官了。你呀,就留在本王身边,作为本王一个幕僚亲随。主要干嘛呢?主要帮着本王代看怀玉。我看怀玉这孩子对你感觉还不错。你一边带他。另外也作为怀玉的师父给怀玉打下扎实的枪马根基,未来好让这孩子跟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代名将啊。你的武艺本王放心,你的人品我觉得也不错。你作为怀玉的启蒙老师,本王特别安心。希望逢春你不要推辞!”

 靠山王一句话,夏逢春成了秦怀玉的启蒙老师了。

 夏逢春再推辞也推辞不过了。但是如果自己留在这里,当秦怀玉的启蒙老师。那秦怀玉在杨林这里的消息我就告诉不了秦叔宝了,我怎么再透露给人家呢?嗯……后来夏逢春一合计:干脆呀……干脆我就不透露了!谁让你秦琼打了我一锏呢。我本来是想找你报仇啊。但,谁让机缘巧合,我又跟你儿子有这么一段情缘呢?干脆,我也让你吃点苦。吃点什么苦啊?吃点相思之苦!哎,我先不告诉你。等我把你的儿子调理长大了,教了武艺了,我再把他交给你,我让你痛苦几年儿!

 要么夏逢春这人也够怪的,老罗家调理出来的人嘛,这思维就跟别人不一样,一会儿一变。另外,他也喜欢怀玉这孩子。于是,点头同意了,留在靠山王身边,专门教导孩子。所幸,夏逢春也没有孩子,也不愿要孩子。所以,也就把秦怀玉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把身上所学的罗家枪逐渐地就传授给秦怀玉了。当然,那是后话了。现在怀玉才三岁,先给他打基础。以后,再把罗家枪传给秦怀玉。反正夏逢春知道师父罗艺是秦琼的姑父。我把罗家乡传给你的内侄孙子也不算违背师门规矩。至于他做了秦怀玉的老师这一事,也没有告诉自己师父罗艺——我也瞒着你!这人也够坏的。

 总之,他就在杨林这里待下来了。一般的军情事务,人家根本就不过问。那说:“他述职的那一帮子手下呢?”杨林发了一封信告诉兵部:“这些人全部嘉奖,给我提拔!夏逢春直接调我这里任用,你们就甭管了!”那靠山王一句话,谁还敢管呢?

 同时,靠山王又给皇上杨广去了一封信。因为本来按照计划,靠山王回京第二天要上早朝去面王参君。结果,老王爷一晚上跑了。这算怎么回事呢?得给皇上说明原因:“我是为国求贤去了,我是追贤才去了。但是,路上听说山东有人造反了,一伙贼人袭夺了金提关。金提关乃黎阳仓的门户。金提关失守,黎阳仓危险!所以,老臣暂时不能回去。至于朝中之事,老臣就表个态:无论朝中什么情况,老臣是支持圣上的!这一点望陛下放心!何人反抗圣上,那老臣绝不容忍!”把这表态书呈给杨广了。

 杨广一看大喜,对靠山王杨林的忠心表示嘉奖!慰问了杨林的身体,说:“皇叔啊,您在外面多加小心。山东那伙子贼无非是一群山贼草寇,就不必多费心了。还是赶紧回来,让其他人前去征剿。朕认为不会对咱们造成什么大的影响的。”

 但是,杨林不这么认为呀。因为杨林知道那虎贼人当中可有自己的叔宝儿啊。那秦琼绝非一般等闲之人!他居然能够领导这一群响马,那这群响马就不能不让人重视。所以,他留在虎牢关没敢走。因为虎牢关是洛阳的门户啊,虎牢关千万不能失守了。现在虎牢关兵力空虚,绝大多数兵马全被虎牢关守将四宝大将尚师徒带到南阳打伍云召去了。因为走的时候这个地方很太平啊,谁能想到刚走就闹了山东响马了呢?现在虎牢关很空虚。自己必须坐镇!所幸的是现在有金提关四千多的守军呢。先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训练好了,再想方设法复夺金提关!这是杨林的想法。

 在虎牢关没待两天,突然间有人来报说:“虎牢关东城门外来了爪哇国的使者团了。说奉了爪哇国国王之命给当今圣上进献美女。”

 “啊?”杨林一听,什么?爪哇国给我圣上进献美女?哎呦!这、这、这新鲜了。原来爪哇国倒是向我朝进贡。但是很少进贡美女呀。哦……明白了。这是我新主登基,人家前来祝贺。所以,进献几名美女。嗯……也在情理之中啊!“使者团有多少人呢?何人带队?有几名美女呀?”

 “呃……使者团也就那么七八个人。后面有那么一辆小车,呃……看这意思,车里头可能也就能坐得下一两个美女吧。”

 “啊?”靠山王杨林一听,爪哇国呀……嗨!怎么说也是个小国呀。进美女就进一名两名的,这未免太小气了!使者团也只有那么七八个人,这规模也未免太小了。但,甭管怎么的。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啊!那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啊。另外又是进贡给我家圣上的,跟我没关系。这事儿应该是礼部打理。这也就是路经我的虎牢关呐。“好吧。你们检查完毕,若有国书,放其西行,也就是了!”这事儿不归我管,我管他干嘛呀?让他们西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