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刀 作品

第323章 打开局面(第2页)

 事情发展到现在,周全胜已经脸色铁青。常委班子现在一共是10个人。有六人赞成!已经不用表态了。

 没等李慧红开口,周全胜开口道:“六票赞成,那就这样定下来了。仁济集团的后续处理,由市政府牵头、国资委负责,温市长,我可就等着看你的成绩了。”

 常委会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整个东山市的干部都得到了消息。

 新来的温市长竟然得到了支持,这让不少人都震撼不已。造成的影响很大,连带着不少人都对周全胜没有那么的尊重了。

 周书记已经老了!这一次的常委会议就是一个先兆!

 伍安邦倒也能够理解。为何自己开局艰难,而温雅卿开局容易。

 首先,两人任职的性质不对等。温雅卿是正儿八经的来这边任职。而自己只不过是异地交流这个活动的参与者而已。两年任职期间,到期就走人。

 光是这一点,东山市的领导干部们在对待温雅卿和自己的态度就不同。

 在对待温雅卿方面,一些话敢说,也敢表态跟随。甚至有人也敢于下注。而对自己,那就没有这么好了。

 两年后就走人。谁会轻易下注。说不定还没有打开局面呢。你拍拍屁股走人了。我们这些可都还要在东山工作和生活。这能比吗?

 其次就是资源支持不一样。楚州省再厉害,也不可能支持到东山市去,一切的资源全靠伍安邦。可伍安邦又不想借助黎慧瑶家里的人脉关系,关键是黎家也没有这方面的表示,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可温雅卿一看就是带着部委的支持而来的。像是协和的合作。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文,温雅卿就敢表态。但换成伍安邦,那就不行了!

 常委会议后,国资委迅速接手了仁济集团的产业。

 9月下旬,十月初;温雅卿连续召开了几次政府工作会,还在仁济集团举办了现场办公会。关于仁济集团的事情也拿出了初步的方案。仁济医院、仁济医药分出来,组建仁济医药集团,其他的产业组建为全新的东山置业集团!

 原来仁济集团手中的靠近东山港的一块土地被拿出来作为东山置业的第一个地产项目,开始正式进入到了筹划阶段。项目就叫东山湾一号!

 10月中旬,温雅卿带队亲自去北京,一圈下来,回来的时候更是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团队!

 协和医院和仁济医院共同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东山协和仁济医院开始对外招聘医护人员,招聘学科带头人。

 到了11月的时候仁济医院恢复营业,因为有协和的牌子,复工第一天,病人就排满了医院的门诊大厅。

 11月中旬,仁济制药厂这边,工人招募齐全。国家食药监局的考察组也莅临东山!

 周全胜以工作为由,缺席了接待,全程由温雅卿接待,伍安邦也参与了一下。认识了好些个上面的中层领导!

 经过一个星期的严格检查,根据上级的指导和要求,仁济制药厂制定了无比严苛的管理制度。

 终于拿到了上面的复工批文!至此,温雅卿在东山市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顶点,彻底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