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叫我监国

第三百六十一章:叫我监国

 应天府京师的中书省内,杨宪目光有些呆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看了看旁边胡惟庸的位置,胡惟庸自请前往淮安督造钢厂,已经出发了七天。

 皇帝传回旨意,派遣了十七个大同的匠工建造京师钢厂,最后选择了水利便利,并且可以直达凤阳的淮安府。

 选在淮安,主要便是考虑到淮安这个地方的经济和环境,淮安位于淮河畔,上游是中都凤阳,并且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可通扬州府,与京师接连密切。

 此地是个实打实的交通要道,古往今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被着名诗人白居易称之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而胡惟庸的离去,也意味着杨宪彻底放开了手脚。

 七天了,杨宪甚至没有睡好一个觉。

 还有七天太子就会回京,但是这七天,足够他做太多的事情!

 他先是罢免原先的官员,随后任用浙地的文官,提拔了一大批自己的亲信!如今的各地官衙,都被杨宪以各种名义穿插了自己人手!而他本人在民间更是取得了无数的拥护。

 因为什么?

 因为得名声!

 杨宪提拔文官,而诸多被提拔之人大多都是当地文绅,经由当地文绅宣扬,杨宪成了不折不扣的好官!

 不过正当杨宪享受权利的时候,御史刘炳站了出来。

 今日中书省朝会,御史刘炳自带自己的牌位上朝,以‘任用亲信、专行独断、乃朝中奸邪’之罪名弹劾杨宪。

 并且陈列杨宪十宗大罪以证实此事。

 故而,御史刘炳被捉拿,刑部侍郎余文建乃是杨宪的人,此时正拿着刘炳的认罪罪状呈到杨宪的跟前。

 “就这么办吧。”杨宪将手边的认罪书摊开,随后取来皇帝的大印,就要盖章……。

 “相爷,核查部部堂刘基在外求见。”

 正当杨宪要落章的时候,中书省外的官吏来报。

 杨宪愣住,但是很快,门口的刘伯温就走了进来。

 刘伯温神色铁青,但是目光之中带着隐忧之色。

 余文建欲言又止,但是被杨宪抬手制止,随后杨宪摆手,让其出门稍待。

 房中,只剩下刘伯温和杨宪两人。

 “恩师要不坐下……。”杨宪放下手中大印,客气的开口说着。

 刘伯温痛心疾首的摆手道:“希武,停手吧!”

 这句话,让杨宪的脸色一下子尴尬起来。

 刘伯温声色俱厉道:“你知道你在干什么?那是御史!刘炳乃是老臣,更是御史台的中流砥柱,多年来,连皇帝都对其礼遇有加,你让刑部将其捉拿,成什么样子了?”

 “你是监国不假,但你也别忘了,你上面还有皇帝,还有太子!”

 刘伯温也是真的有些急了。

 因为杨宪独断专行的态度属实有些飘过头了,如今居然开始干涉言路,这可是重罪!历朝历代,想要实权掌控朝廷政权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杀尽言官,断了进谏之路。

 正是因为这一点,御史言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不作为,但还是被历朝历代的皇帝所重视。

 杨宪扶亲信上位,翻淮西贵族的旧账,他都可以不出面,因为这只是党派之争,只要你杨宪扶上来的人能用,或者说翻出来的旧账能治一治武将们的气焰,皇帝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