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李善长请旨归养(第2页)

 “这几日老四在干什么?也没见他来给他娘多说说话,淑妃身子骨不好,可时常惦记他这个儿子。”

 问到朱棣,朱标严肃道:“老四在锦衣卫镇抚司,查案。”

 “查案?”朱元璋微微一愣。

 朱标走近了一些,轻声道:“是河南开封的事情。”

 老朱疑惑的眼神缓缓清明了一些,气息也内敛了许多。

 “查的怎么样?”

 朱标缓缓道:“老三派他手下的张玉去查了,这几日怕是就回来了。”

 “陶谦!”朱元璋从胸口吐出两字。

 “当年他降了咱们,咱看他是个读书人,有几分才学,留他做洛阳留守。”

 “哼……。”朱元璋的声音沉重且压抑,似乎是觉得懒得去说,话到嘴边化作了冷哼。

 朱标心头也是微微一滞,若是真的查出了个好歹,那开封府上下官员怕是会整个撸个干干净净!

 “等张玉回京,第一时间宣来见咱!”朱元璋摆手。

 事关百姓民生大事,若是查出个好歹,那朱元璋必然是要严谨处置的。

 他的眼神又落到了一本奏折上。

 奏折表面留有姓名。

 ‘李善长书’

 “李善长请辞归乡养老,你觉得该如何?”朱元璋问道。

 “韩国公如今已经六十有五,但身子骨一直不算太好,尤其是当年征战留下的老伤,这些年时常反复。”

 “既然韩国公已经打算归乡,那朝廷自然也不会强人所难。”朱标道。

 朱元璋笑了笑:“你是想扶杨宪上位?”

 朱标微微低头。

 “李善长啊李善长,他可是给咱留了个大难题!”

 “但李善长一走,这中书左丞的位置,可就是胡惟庸的了。”朱元璋道。

 朱元璋的意思还是很简单,李善长可以辞,但是左丞相的大权还是淮西人的,这一点不能改变。

 朱标如今已经断了让刘伯温任丞相的念头,所以想要扶持杨宪这个浙东士子上位。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为了不让淮西勋贵继续一头独大!朱元璋念及旧情,但是他朱标从小读圣贤书,学帝王术长大,对于政局看的十分清楚。

 第二,就是朱标明白,治世要用文臣的道理。

 这一点或许算是偏见,因为他从小受宋濂,吕昶等浙东夫子的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对读书人治世的理念先入为主。

 但就算是偏见,也是在后世人看来。

 在这个年代,读书人治世,就是不争的道理。

 即便是朱元璋,也认同。

 “儿臣遵旨。”朱标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没有继续争。

 这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

 王景弘进殿,道:“陛下,晋王殿下托锦衣卫在宫外带了羊肉蒸饺和面片儿,您看……。”

 这么一说,朱元璋顿时感觉有些饿了,忙笑道:“嘿,这个老三,知道他爹这时候没有吃,特意孝敬老子来了?”

 王景弘也赶忙奉承笑道:“晋王殿下仁孝,还给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都稍带了一份,就连陛下最喜欢的蒜瓣都备了。”

 “这臭小子!没白疼,孩子他老子爱吃蒜。标儿啊,咱先吃,吃完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