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就叫小鱼(第2页)

 在郭凡手下做到管理层的这些人,都懂得来事,一般不怎么发言的老板娘给起的名字,他们肯定不会有人反对。

 即便会有更好的名字,这回他们都不会再提出来了,这就是人情世故。

 那么这次小鱼的名字就确定下来。

 商标、外观专利等,都可以同时制做起来了。

 小鱼这个虚拟人物,虽然是郭凡手下设计出来的,赚钱的话,郭凡也是最终受益人,但是事关乔羽琴和袁珊两位老同学之间的业绩,所以她俩还要确认权益分配。

 乔羽琴就和袁珊商量,将来这个小鱼周边赚钱了,她们两个分公司,就按照五五分成。

 这样乔羽琴负责销售和监督生产,而袁珊的工作室负责设计开发,都有钱赚,这个合作才能长久。

 但袁珊觉得这个创意是乔羽琴想的,她应该占大头,毕竟创意无价,所以她提出七三分,乔羽琴7,袁珊的工作室拿3成,这样比较符合两方的利益。

 她们两个都是老同学了,都不好意思占便宜,都觉得对方应该多占利益,两人争执不下,就和郭凡说了,让他来当裁判。

 郭凡笑了,她们两个无论怎么分,都是内部问题,郭凡想了想,就按袁珊的想法,七三分。

 毕竟袁珊的工作室已经走上了正轨,而乔羽琴的事业还刚起步,应该多分一些,让她发展得更快。

 另外就是,这个项目是乔羽琴发起的,她占多点没毛病,如果让设计方袁珊的工作室分走一半的收入,那么可能以后提出好点子的人就会变少,毕竟不是谁都能大方,把自己的好想法收入分给别人一半。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设计也就进行下去了,她们两位老同学分工明确,关系也非常铁,郭凡就放心的让她俩去操作了。

 就在今天,袁珊也把蜜饯的视频拍摄好了,进入到后期剪辑,很快就会上传到网络,算是给蜜饯打打广告。

 毕竟食品厂没有流动资金了,可打不起广告,只能靠这种免费推广模式,外加回头客的口口相传了。

 等到了下一周,郭凡众多手下的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随着小天才蜜饯的推广视频上传到了网上的账号中,那些郭小涵的粉丝们,就到网店踊跃购买。

 毕竟郭小涵之前就上传过,她亲手制作蜜饯的视频,然后袁珊在宣传视频里,也说了这件事,小天才蜜饯的配方,就是由郭小涵的实验成果改良而来,这和小天才罐头一样,都是她的作品。

 郭小涵经过上次的最强少年节目,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反正提到了天才儿童,在网上搜索,基本上各大搜索引擎的前两页里,必有郭小涵的新闻。

 所以这位小天才亲自制作的蜜饯和水果罐头,就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追捧。

 国人自古就讲究以形补形,天才做的食品配方,他们也觉得可能会沾上点天才的聪明才智,很多人就为了孩子,也要买来尝尝鲜。

 但尝鲜不要紧,一吃就停不下来。

 水果罐头还好,虽然好吃,但家长不会让孩子天天吃,还是以新鲜水果为主。

 但是蜜饯这种小食品,因为可口甜美,连大人都扛不住它的魅力,看剧,或工作的时候,隔一会就塞一个在嘴里,太美味了。

 并且一分享,整个家庭,或者整个办公室,就多了一堆潜在客户,买了一两包根本不够吃,他们就自己下单去购买。

 所以在几天后,网店的蜜饯订单就呈现井喷式增加,这让郭凡和柏静秋都始料未及。

 开始出现了供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