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征(第2页)

 “那…说好了啊,不能食言。”朱瞻基脸色缓和了一些。

 李青笑道:“放心,我拿人品保证。”

 就你那人品……朱瞻基翻了个白眼,“你还是拿俸禄保证吧,回头你若食言,我让皇爷爷扣你俸禄。”

 李青:-_-||

 该说不说,这杆枪确实好用,挥舞起来很有感觉,手感也是一流。

 李青耍了一会儿,扛着枪乐呵呵地回家了。

 ~

 “先生,要去打仗了吗?”婉灵问,眼眸中透露着一丝不舍。

 李青点头,笑道:“用不了太久就回来了,估摸着也就三个月。”

 现在迁都北平了,一来一回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加上补给线的改革,出征一次,并不需要太久。

 三女闻听此言,失落的心情好转许多。

 怜香问道,“什么时候出发呀?”

 “还有好几天呢。”李青把枪放好,拍了拍手,“走,带你们出去转转。”

 几女年岁大了,腿脚不如以前,出行也都是乘车坐轿。

 李青带着三女在把京城热闹的地方逛了个遍,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

 五日后,校场点兵。

 六十多岁朱棣英武不减当年,腰挎宝刀,甲胄在身,尽显大帝风采。

 朱瞻基立于点将台,慷慨激昂地做着战前动员,校场兵甲林立,气焰滔天。

 ‘咚咚咚……’擂鼓声响起。

 ‘锵啷啷……’刀出鞘声紧随其后。

 明军将士,手握长矛、高舞刀剑,整齐划一的‘杀’字喊出口,惊天动地,气冲云霄。

 于谦心怀激荡,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扯着脖子大吼:“明军威武……!”

 ~

 时隔七年,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将士们个个激动。

 太子朱高炽携群臣为大军送行,送出京城外。

 接着,群臣行礼,预祝皇帝旗开得胜……简单的礼节过后,大军正式出发。

 一日后,出居庸关。

 天空湛蓝,水草碧绿,视野开阔,一望无垠。

 于谦坐在马背上,颠得他很是难受,浑身像是散了架一般,但兴致却很高,这种风景他以往不曾见过。

 “还习惯吗?”

 于谦扭头见是李青,拱了拱手,还未来得及说话,身子却先是一歪。

 “小心点儿。”李青以枪杆扶了他一下,拨转马头离他更近了些,“你不会骑马?”

 “骑过,但马术一般。”于谦尴尬道,“从没骑过这么久。”

 李青笑了笑,“过会儿就傍晚了,晚上好好休息一下,这才刚开始呢。”

 “下官明白。”于谦苦笑点头,关外风景的确不错,但行军也确实辛苦。

 但许多士兵都是步行,他一个骑马的也不好说苦,只得咬牙硬挺。

 到了傍晚安营扎寨的时候,于谦大腿内侧都被磨秃噜了皮,走路都颤颤巍巍。

 “喝两口。”李青递上酒袋。

 于谦接过,‘吨吨吨’灌了几大口,抹了把嘴,感慨道:“真痛快!”

 “呵呵……留着慢慢喝。”李青笑道,“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吃过饭早些睡觉。”

 “嗯。”于谦又灌了口酒,好奇道,“李尚书,你这是第几次出征了啊?”

 他的确好奇,李青都六十多了,这一天行军下来,跟没事儿人似的,比他这个年轻人好了不知多少。

 李青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招降乃儿不花一次,捕鱼儿海一次,靖难后一次随蓝玉出征,两次随朱棣亲征,“算上这次,第六次了。”

 “这么多次啊?”于谦面露诧异,“难怪……”

 “难怪什么?”

 于谦讪笑道,“难怪尚书你行了一天军,一点不显疲惫。”

 顿了顿,又好奇道:“尚书出征这么多次,怎么做了文职,而非大将军?”

 “这个……”

 “是因为不善打仗吗?”于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