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说媒(第2页)

 第一批的自行车,一千多辆已经运出去,根据自行车协会的分配方案,朝着四周的城市而去。

 此时,在制造厂四周的一座座城市中,已经开始出现红星牌自行车。

 “我最近把自行车改良了一下,后面的质量会更好,不过,咱们还是要注意人们的口碑,还是那句话,要是一个月内有任何质量问题,我们随时退换!”

 一个月内有任何质量问题,随时退换,这是李天推销红星自行车的一个方案。

 刚开始还有人质疑,可是李天一再要求这样做。

 自己后面还要搞汽车,口碑不能坏了,必须要注重口碑的建立,从最开始就要重视,况且,即使一个月因为质量退换,又能有几个人退?

 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很小,退换也没有几辆,可是做不好这几件事,很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听到李天再次强调人们的口碑,一大爷易中海也更加重视起来,觉得自己以后面要随时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目前,自行车项目,主要工作几乎是易中海来做,所以也算是自行车项目的半个主任,想到自己早晨刚任命了一个主任,他看向一大爷道:

 “一大爷,我打算让你负责自行车项目,由你来担任自行车项目的主任,您看如何?”

 “啊?李厂长,我不行的,我干不了!”

 “一大爷,您就别客气了,这事只有你能够干,就被推辞了,我后面还要搞摩托车,搞汽车,精力有限,自行车已经走上正轨,还需要你这边来帮忙......”

 听到李天的一番话,易中海哪里还能推辞,只是听到李天后面要搞摩托车,汽车,还是有些惊愕。

 看来对方心中有着很大的计划啊!

 既然如此

,那自己这个老头子也就多奉献几年。

 时间过的很快......

 -------------------------------------

 这一天,

 李天开始思索将这第三条生产线投入生产之中,然后想到制造厂的场地,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厂房即将不够用。

 再放置一条小型初级生产线,当然是勉强够用,可要是再防止一条,那就不够用了。

 这意味着,李天必须要考虑扩建制造厂,或者是重新选一个更多的厂房。

 下一阶段的任务恐怕会更加的困难,十有八九要放置更多的生产线,才能够满足任务所需,那时候要是再建厂房,恐怕就来不及了。

 这个事情必须要提上日程。

 眼下还是先将这一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吧。

 再增加一条小型初级智能生产线,每天又能够增加五百辆自行车的产量,意味着满负荷的话,每天可以生产一千一百辆,一个月就是三万多辆自行车。

 一个月三万多辆,支线任务要求的必须要完成,这需要自行车协会来帮忙。

 这要是每个月再增加一万辆,那刘会长会是什么感想?

 是惊喜?

 还是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