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水晶葡萄 作品

第648章 最大的难题(第2页)

 烂尾楼已经不用说了,那是耀阳集团留下来的烂摊子。臭水河的形成原因就很复杂了,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当时来看,经济的确提升了,但是将贯穿繁华区的这条河道严重污染。这些年,生态环境越发得到重视,沿河的一些污染源陆续停了下来,但是河道淤堵、异味难闻的现状没有改变。

 张元庆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副区长李娟主动开口发言。李娟四十余岁,不过看起来比较显年轻,而且进入区政府班子早,是除了董大为之外,排名第一的副区长。

 由于李娟负责乡村振兴以及循环经济、水利、生态环保等工作,所以对于臭水河有发言权。

 她解释了臭水河的形成原因,然后严肃说道:“张区长,想要实施臭水河治理涉及面比较广,不仅是河道生态修复还有雨污分流、水库扩容以及污水处理场提标改扩,可以说点多、线长、面广。”

 李娟详细解释了每一项工作的意义,张元庆一听就明白,说什么点多、线长、面广,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

 张元庆想了想:“可不可以跑点支持下来?”

 李娟苦笑一声:“这么多年一直是四处化缘,不过您也明白,咱们繁华区到处都是窟窿,最后到手上的钱,也干不成什么事情。其实臭水河治理比烂尾楼需要的投入还大,现在想要凑足这笔钱非常难。”

 张元庆明白李娟的意思,臭水河不是没有要来过资金,但是最后都支用到别的地方去了。繁华区现在看起来外表光鲜,实际上到处都是窟窿。

 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完成这个工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最主要是连启动资金都很难凑足。

 张元庆目光扫过开会人员:“各位,现在批复已经拿下来,可以说这是我们繁华区的一个机遇。现在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有高见的。不管错和对,都来谈谈。我可不相信,这条路还能堵得死死的。”

 张元庆并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可以一个大脑当做几个大脑来使用。而眼前这些人,哪个不是精英,不是精英也是人精,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不可能没有啥主意的。

 所以张元庆让他们逐一发言,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闪光点。

 董大为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分段实施。整个臭水河治理预计费用一个多亿,可是如果分为四期工程的话,前期也就是两千多万。再加上前期少付一点,凑上一千万不到就能把项目搞起来。

 一旦项目出了成效,更加方便四处寻找支持。这跟人家搞个项目拉融资是一个道理,一点点滚雪球。

 这个想法让张元庆眼前一亮,他对董大为点了点头,感受到对方这次去了省里之后,开始对创建工作感兴趣了。

 这个提议,让张元庆顿时感觉经济压力缩减了不少。不过一千多万的启动资金要从哪里来,也不好弄。

 这个时候,刘国娟却开口说话,指出有一笔钱,可是众人一听这个钱,都有露出了头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