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泡 作品

第935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2页)

  “杜预都放弃了一切权势,急流勇退,还不肯放过。这朝廷真是没救了。”

  这一句,已然超过了大唐边境,传到了十国之地。

  大汉,铜雀台。

  曹操正在观看士兵操练,一旁鼻青脸肿的曹丕,正在咬牙切齿,商议构陷杜预死后,该如何进兵,报复大唐。

  “父王,只要杜预一死,大唐无人,我们就联合五国,分兵五路,瓜分大唐!”

  此时,却听到杜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曹操脸色大变。

  “好诗。果真好诗啊。”

  “孤王没想到,杜预战诗可杀人,田园诗竟然····也可震惊天下!”

  曹丕面色难看道:“哼,他作诗又如何?只要我们五国一起黑他,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他无需浑身是嘴。”

  曹操叹息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光是这四句诗,就足以醉倒天下人。谁还敢说他野心勃勃,居心叵测?”

  “任凭我们如何鼓吹他危险,都无济于事了。”

  东吴,柴桑。

  吴国君臣正在议事。

  周瑜侃侃而谈:“当务之急,是除掉杜预。好在大唐皇帝认定杜预功高震主,欲除之而后快。给我机会。”

  孙权冷笑道:“大唐真是一群猪!若杜预在我吴国,我重用都唯恐来不及,怎么会反复算计?自断臂膀?”

  鲁肃唉声叹气:“我总觉得,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去对付一个解甲归田的读书人,有些····那个。”xしewen.com

  周瑜淡淡道:“子敬忠厚长者。不过兵者诡道也,无所不用其极。杜预才能太高,又不能为我所用,乃东吴心腹大患。”

  他眉飞色舞道:“如今大势已成,杜预无论怎么辩解,都无济于事,若我所料不错,三个月内,他必死无疑!”

  此时,天空中飘来了杜预的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周瑜听了两句,脸色大变。

  哇!

  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众人急忙上去抢救。

  周瑜虚弱睁开眼,捶地大怒道:“我计,败了!”

  孙权疑惑道:“不至于吧?他不过写了一首田园诗?”

  “不是说,田园诗乃诗词中,最无力最无用的一种?”

  周瑜颓然道:“此人天资过人,高的可怕。在他手中,田园诗竟然都自出机杼,能用来表明心迹,宣扬自己志向。此时此刻,我想不出他竟然创造性使用田园诗,来向天下宣传自己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志向。这诗词已然传遍天下,只怕····再怎么抹黑他,都无济于事了!”

  皇帝、李泌、范相,三人组面面相觑,脸黑如锅底。

  李泌暴怒:“谁,去把杜预嘴巴堵上!”

  “别让他再说了。”

  “陛下,你说呢?陛下?”

  两人回头一看,吓了一跳,齐声惨叫。

  皇帝眼睛翻白,嘴角冒出白沫,似乎刚刚痊愈的疯病,一听杜预诗词,又有犯病复发趋势。

  “咯咯咯····”

  皇帝发出母鸡下蛋的声音,滑稽中又显得可怕。

  “我不要听,杜预的声音,朕不要听啊。”

  皇帝发出崩溃的惨叫。

  杜预的声音,却无情传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预爱大自然,这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

  滁州。

  杜预在河边,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不远南山相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直接传天下!

  才气,直冲九霄!

  万古天空,都在回荡着这余音袅袅的千古绝句。

  一旁的韩娥、蔡文姬、王异、薛涛等才女,直接醉倒,被杜预的冲天才气而彻底倾倒。

  她们看向杜预眼神,充满了爱慕与仰望。

  “这句,太美了!”

  “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韩娥激动道:“在听到杜预这句那一刻,我心中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我想要放声歌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异如痴如醉,泪光点点,已然被杜预此四句叙写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彻底醉倒倾倒。

  天下人,眼前都出现了同样一幕,感同身受的场面。

  杜预在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一幕,成为了圣元大陆,千古最巅峰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