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之名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观影进行时(二十二)(第2页)

 后面又放了王一博、王传君蒸排骨的事,然后去收尸,收的尸正是那几个rB兵的尸体,剧情还给接上了。

 可如此一来时间线不都乱套了吗?哪个剧情发生在哪个时间点谁还分得清楚啊!

 后面王一博找上张婧仪,通过二者对话陈拓才明白张婧仪也是共产党,每次都故意诱使那些rB人、汉奸什么的出来单杀掉。

 感觉这个张婧仪还没有江疏影有诱惑力。

 王一博想让她收手,可对方不仅骂他是rB人的走狗,还不肯收手,气得王一博出来以后打了好几个不长眼的rB兵。

 至于张婧仪,她被王传君给堵了去路,后者想要除掉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反抗,就这么让他给杀了。

 王一博正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份报纸,看了眼发现张婧仪死了的报道,愤怒无比。

 陈拓觉得这也太巧了,这么干净的地上就一份报纸,关键还正好在王一博脚下让他看到。当然,陈拓也不傻,不排除王传君故意给他看的。

 另一方面,黄磊和周迅都是共产党在这边的人,他对周迅说了和梁朝伟一样的话,什么“我是软弱的人”,给人一种真会替自己的胆小懦弱找借口的感觉。

 后面的剧情就是开头黄磊投降那一段,陈拓无语了,哪有这么剪辑的,太混乱了,没点脑细胞还真的要被搞混了。

 梁朝伟确认黄磊没有接触过其他人后就把他杀了,袖口上沾了血怎么抹都抹不掉。这让陈拓想起前面一段王一博衣服上同样沾了血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段落。

 后面出现了个陈拓第一次听说的词——骑墙者,想来和墙头草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梁朝伟由此暴露了,王一博带着两个人来杀他,陈拓觉得很不明智,就三个人来也不怕任务失败吗?又不是没人。

 这一段打戏的时间还是有点长的,梁朝伟与王一博生死搏斗,挺真实的,没有花里胡哨,看着也挺揪心的。

 但凡周迅出来帮个忙,梁朝伟也不会被打得这么惨了。

 最终王一博还是输在了自己的领带上,被梁朝伟从楼上扔了下去,出发前还特地换了条满意的领带,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出人意料的是,王一博没死,不过也在意料之中,之前以为梁朝伟被他打死了,结果梁朝伟也重新清醒了过来,一人一次,挺公平的。

 再后面就直接切换到王一博去找rB头目复命,说是抓捕了梁朝伟,就地制裁了周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部分内容为什么不放出来?估计又剪到后面去了。

 由此王一博取得了rB头目的信任,给他看了非常机密的地图。

 王一博高呼“武运长久”,电影里面rB兵也都是这么喊的,陈拓自认也看了这么多年的抗日影视剧,这个口号倒是第一次看到。

 镜头一转,梁朝伟真的被关进了大牢。陈拓不明白王一博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是怎么反败为胜的。

 由于rB战败投降,梁朝伟很快就放了出来,rB头目和王一博则是作为俘虏被押送走了。

 陈拓感觉无语,这就结束了?作为片中的大反派是这么被打败的多少有些不过瘾啊!

 果然,结局还未到来,rB头目和王一博都被释放了,原因竟然是国民党要用rB人来训练自己的军队。

 太荒唐了,陈拓想不明白国民党怎么想的,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想到这种愚蠢的办法?

 很快,反转来了,王一博居然也是共产党,一直潜伏就是为了那份地图。

 可这预兆也没有,感觉像强行反转啊!

 陈拓想不明白,既然他和梁朝伟是自己人,那么之前打生打死给谁看?就他俩又没旁人的,做戏给谁看啊!那可是完全往死里打啊!就算是弄身伤也没必要这么搞啊!

 时间一转,战后的王一博来到了香港,上楼梯那段配乐挺轻快舒适的。

 原来周迅也在香港,没死倒也在意料之中了,毕竟已经揭示王一博是自己人。

 很快电影的老毛病又犯了,王一博在茶餐厅里和人闲聊,感觉又是没什么用的内容。

 陈拓正想着王传君和大鹏这两个坏人的结局没给出呢,电影就回答了他。

 王传君那一晚就被王一博用枪杀了,又是剪辑到最后给观众看,陈拓不想说什么了。

 在他看来,好的剪辑应该是观众觉得剧情已经在这里结束了,结果还有,那叫反转。观众觉得缺失了内容,说明这是失败的剪辑。

 最后,电影结束了,不过还是没有交代大鹏的结局。

 也许是陈拓错过了,反正他没看到。

 看电影他也不是全程盯着屏幕的,有时候看眼手机上有没有信息,有的话还会回复,所以漏掉一点点内容也正常,不过基本上都是无关紧要的内容。

 当然,如果是电影文字类的信息他就错过了,电影对话的话他的耳朵还是能听得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