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似幻233 作品

第547章 第五百七十二 华夏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第2页)


了对篮球痴迷,平时生活属于不太有自理能力。

 “老爸,你说人大怎么样?”

 这个时候李筑梦夹了一个鸡腿后,说了自己的一个建议。

 李爸爸听完直摇头,“傻小子,你是犯浑是吧!人大今年的表现你是忘了吧!那是丢人丢到家了。连淘汰赛都没进去。”

 李妈妈也是说道:“就是,还不如选择水木呢!”

 李爸爸说道:“是不是你们高中的老师叫你去人大的?”

 李筑梦摇摇头,解释道:“我只是觉得选择这种顶级名校没啥意思,到了大一又得开始打替补。我一个人可以把华大带入辉煌。”

 李爸爸继续说道:“那也是名校的替补,你看看哪几所学校曝光度多高啊!替补都有人记住名字。”

 李爸爸的话李筑梦心里不太认同,倒也不反驳。后面父母也会陪同自己去参加特招。

 吃完饭回到房间里,李筑梦就在开始纠结了。

 虽然几所学校是错开的的,但是人的精力只能保证他去应对一所学校的考试。

 ——

 到了2006年,cuba的招生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

 而招生的考试是在高水平运动员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陈兴联的蝴蝶效应,让篮协在教育部那里争取到的机会。

 不过这不代表对篮球运动员更加放宽条件。相反,更加严格,新的考试相比原时空的考试有力打击了关系户和混子,提高对人才的筛选能力。

 总共两次考试,一次是上学期的优先特招和下学期的普通招考。

 而招生数量根据奖学金的名额来确定。

 根据篮协的规定,一个一级联盟的大学可以提供两个优秀运动员奖学金(二级联盟只有一个)和三个贫困助学金。

 而特招的录取数量只有两人,也就是特招的学生就会获得优秀运动员奖学金。这个有效打击超级名校的诞生和天才报团。很多人认为华大的衰退也是和这个规定直接相关。

 同时特招也是降分幅度最大的,这也是为了鼓励篮球天才能够专精于篮球的打磨。往往被选中的学生都是这个大学未来的主力核心。

 但是能获得特招的学生数量非常少,根据规定一所大学只有五个提名。所以这也是难度最高的考试。

 普通招考相对于特招则没有奖学金,最多有贫困助学金用来鼓励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习篮球。不过招考人数不受限制,但是一个学校最后也只会选择三到四名学生,和往届的学生刚好组成一个球队,避免冗余。

 而这个时空相较于原时空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选拔更多依赖的是球探体系。

 说起球探,陈兴联想起原时空的篮球业内人士一句话:“中国根本没有球探这一说法。”

 原时空球探的缺乏导致学校和俱乐部对球员的认知只能通过现场的体测和考试来认识或者通过综艺节目。

 但是这个时空不一样,在陈兴联的引导下,早期学校会让体育老师兼任,而cba俱乐部也在尝到选秀甜头后自发组建球探体系。这些球探拿着篮协的指导意见来选拔人才。

 到如今球探已经成为了华夏最重要的人才选拔依据。学校和俱乐部已经有了专职的球探团队,考察学生能力也越来越规范。

 能够获得特招名额的学生都是在冬季杯和夏季杯被球探大量考察的学生。球探报告都可以堆出一本书来。特招的学生往往能力不成问题,到了学校也不需要通过什么折返跑测试之类的基础测试,对于学生的篮球意识更加看中。(如果按照原时空cuba那种考法,说不定一些nba球员都打不了cuba)

 他们只要通过简单的测试和面试。最后就是学生和学校是否两厢情愿了。

 普通招考的学生则需要通过一些测试,毕竟名气小,可能需要和几十人竞争,普通招考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一些直观的篮球技能(如三分球能力),其中3d球员是最受欢迎。

 同时新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对于打击关系户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球探报告作为依据,如果学生水平够不到,那么就会被举报。但是cuba的反腐和打击关系户靠的不是这些,而是——

 钱!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庸才,导致球队实力衰退,那么没打进分区赛和淘汰赛,那可是可观的金钱损失。

 不止如此,这所学校也会遭到天才们的抵制。之前就有大学爆出特招舞弊后,学校的实力一落千丈。

 以上就是陈兴联时期新版本的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只能说如果你的实力强大,那么世界也会为你而改变。

 相反如果你不思进取,那么大环境会处处阻碍你。比如cufa濒临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