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金城公主的脚香?


 六子与姜吉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一幕果然被王爷说中了,吐蕃国内的强硬派准备在半道上劫杀和亲队伍。

 从而破坏两国缔结和平盟约,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后突厥也参与了进来。

 “都护大人,目前唐人在拢右部署了七万大军,一旦和亲队伍被杀的消息传回去,会不会引起唐朝的报复?”

 珲吉显然没有把大唐放在眼里,摆摆手端起青稞酒喝了一口。

 “你们放心,唐朝兵马虽然强大,但却不善于在高山地带作战。”

 “只要我们把这支和亲队伍全部杀死,完全可以嫁祸给吐谷浑的余孽。”

 “这样一来谁也没有证据能证明是我们干的。”

 六子强忍着心中杀意,哈哈大笑道。

 “不愧是珲都护,这一招实在是高,来,干杯!”

 三人商定好动手日期,便举杯畅饮起来。

 直到月上中天时,六子和姜吉才离开帅帐。

 “你先起去大营盯着,一旦珲吉和他的两千部下察觉到不对劲,立即全歼!我去见见王爷。”

 叮嘱姜吉一番,六子醉醺醺走向草棚,发现没有人跟踪,脚尖一点消失在夜色中。

 …

 吐蕃石舍。

 昏暗的烛光下,范信单手负在身后,右手手握毛笔在折子上笔走龙蛇。

 在他身后的窗户外,一道身材魁梧的人影出现在那里。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范信头也不回的问道。

 “回王爷,珲吉在柏泉部署了两万兵马想要除掉您和和亲队伍,被末将全部铲除了。”

 “另外探马来报一支两万人的突厥骑兵出现在卧牛山北侧二十里。”

 “老曹率领五万大军已经埋伏在来柏泉城的路上,这会儿想来应该歼灭了后突厥骑兵。”

 将毛笔扔到桌上,范信看了一遍求救折子的内容,淡笑一声。

 “把这封折子给鄯州发回去吧,是时候让李隆基的手段暴露出来了。”

 “末将遵命!”

 窗外人影点点头消失在夜色中,随他一起的还有那份绝笔信。

 ……

 轰隆!

 宁静的鄯州城内,突然响起一道雷声,继而下起了瓢泼大雨。

 豆粒般的雨点敲打在油纸窗上,发出急促的响声。

 姚崇猛地睁开眼睛坐起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心有余悸的向窗外看了一眼。

 这才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

 “呼,吓死老夫了,原来是个梦!”

 姚崇苦笑一声,正要从床上坐起来关上窗户。

 一道人影从雨幕中奔跑而来,推开门扇单膝跪在地上。

 “启禀相国,燕王急递,还请速阅!”

 “燕王的急递?”

 姚崇微微一皱眉头,从信使手中接过折子,不知为何他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密折采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方式,信口处烤印了两层火漆。

 用刀割开火漆,折子上面的内容随之而出。

 “姚相阅览,当你接到这份奏折时,吾已陷入吐蕃强硬派的包围之中。”

 “数万大军将我等困在柏泉城中,恐怕难以支撑太久,还望速速救援!”

 姚崇心里格登一声,整个人都坐在了椅子上。

 这一切果然都被范信说中了,吐蕃人真的对和亲队伍动手了。

 来不及犹豫,姚崇直接以西域六道处置使的身份把十二州刺史叫到行辕。

 并当着众人的面宣读了范信的求救信。

 听见和亲队伍和燕王被吐蕃人围困在柏泉城,在座官员又惊又怒,纷纷表示派遣大军前去救援。

 见众人一致同意去救援,姚崇顿时信心大振,一拍大案。

 “好,既然诸位同意救人,老夫这就命令大军即刻开…”

 “且慢!”

 话音落地,门被打开,一道人影从外面走进来。

 此人身穿紫色官袍,长着一张国字脸,面露威严的提着宝剑。

 在他身后跟着数名羽林卫的将军。

 望着突然出现的几人,姚崇脸色微沉道。

 “你是何人,竟敢擅自闯入本相的白虎节堂?”

 来人微微一笑,抱拳道。

 “本官右晓卫将军拢右防御使,太原郡公郭知运!”

 “姚相,接旨!”

 姚崇脸色微微一变,从大案后面走出,躬身垂询。

 “门下,大唐国运旧而复生,想要恢复盛世之兆唯有革旧迎接,故此任命郭知运为正二品节度使,全面接管拢右军政大权…”

 “全面接管拢右军政大权……”姚崇呆立在原地,脑袋里嗡嗡作响。

 他做梦都没想到皇帝会以增设节度使的方式把他架空

 更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迅猛突然。

 “姚相

,您没事吧?”耳边传来郭知运的声音。

 回过神来,姚崇打起精神强笑道。

 “本相没事。”

 “没事就好,阁老年纪大了,应该多注意休息才是,这拢右的军政还是交给本官处理吧。”

 郭知运笑了笑,来到大案后面坐下,目光冰冷的看向各位刺史。

 “你们听着,本官乃是陛下亲命的节度使,掌鄯、秦、河、渭、兰、临、武、洮、岷、廓、叠、宕十二州军政大权。”

 “没有本使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做出决定,听见了没有?”

 十二位刺史面面相觑,最后鄯州刺史站出来问道。

 “节度使,眼下燕王和和亲队伍正陷在柏泉城危在旦夕,不知还要不要继续派兵增援?”

 “危在旦夕?”郭知运冷笑一声:你亲眼看见燕王危在旦夕了?

 鄯州刺史……

 “好了,吐蕃是一个贫瘠的地方,总有些毛贼对大唐心怀敌意,难免会生出一些事端来。”

 “我们要相信燕王的能力,记住拢右驻军身系整个大唐西域安危,决不能妄自动用,散会!”

 郭知运说完,一甩离开了帅帐,留下面面相觑的众官员。

 “姚相,这可怎么办是好,燕王和公主正陷在柏泉,若是不及早救援恐怕凶多吉少啊。”

 “是啊,真是想不通朝廷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派一位节度使来…”

 面对众官员的不满,姚崇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哼了一声。

 “走,老夫带你们一起去找郭知运,问一问要是和亲失败,谁来担这个责任!”

 “节度使,姚相和几位刺史在府外求见。”

 内衙。

 郭知运坐在书案前翻看手里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