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居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三章 无中生有

把邮包放到蔡局长桌子上:

 “蔡局长,咱们先不要说别的话,先让你的机要秘书和我们的保密人员把这个文件登记一下。

 这份重要技术文件是从港岛那边寄过来的,收到后我在我们的试验基地做了冶炼试验,编制了冶炼工艺。

 不过这个文件不能直接交给你们,毕竟你们不是这个专业的部门,所以在你们这里登记一下,然后由咱们共同交给冶金部门试验生产。”

 四十多岁的蔡局长是位非常稳重的女同志,听了这话,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嗯,我们明白,我们会按有关规定奖励相关有功人员的,王专家,你能说说这些人员的情况吗?”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几天,我专门去港岛跑了一趟。

 购买这份情报的是从上海这边过去的一位姓向的商人,邮包上有他的名字。他用一块五公斤的大金砖,从一位叫特浪普的美国商人那儿买来的,那位美国人就是这种材料的原料供应商。

 据说这是一种制造大吨位船舶的高强度材料,美国人正在尝试用于船舰上,特别是他们的航空母舰和大型战列舰。

 参与此事的还有北京市住港岛办事处的一位成员,叫娄半诚。”

 “这个情况,你没跟北京市方面汇报过?”

 “这个不可能,这种技术情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北京那边并没有生产这种钢材的条件。”

 蔡局长点点头:

 “我们知道,冶金工业部已经派专家过来等咱们了。”

 “他们已经到位了?那在这儿做好登记,咱们就共同过去,把文件交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投入研究和试验。”

 蔡局长按下桌子上的呼唤铃,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位穿着黑色衣服的工作人员便走了进来。

 王胜文对尤凤霞说了一句:

 “尤凤霞,你去和他们做一下登记吧,最好让他们拍照留存,但是邮包不能打开。”

 黑色衣服人员嘴里答应着:

 “首长,您放心吧,拍照留存是我们正常的工作程序。”

 尤凤霞他们两个人走了,蔡局长起身给王胜文泡了一杯茶水,端到身边坐下:

 “王专家,你写的那本《化工合成技术概论》我拜读过,里边很多内容都看不明白。”

 王胜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她:

 “蔡局长,原来你是位化工专家啊,和上海市化工研究所应该很熟悉吧?”

 “对,非常熟悉,我和他们的闫所长是原来复旦大学的校友,我们都是读化工专业的,不过,我可称不上是化工专家。”

 “奥,蔡局长原来就是学化工专业的啊,那你应该是看出来了,那本书,其实是一本删减过的书,其中的关键问题,我并没有写出来。”

 “我们要是想看完整的版本呢?”

 “可以,但是我怕有关内容泄露出去。

 蔡局长,你知道欧美国家的化工产业可是比我们先进很多的。

 所以删减的部分不能直接写到书上,还是要以技术文件的方式拿出来,让可靠的技术人员看。”

 “那什么时候可以提供给我们?”

 “等你们的高压合成聚乙烯项目试验成功以后吧。”

 “你怎么知道我们正在搞这个项目?”

 “我不但知道你们在搞,还知道你们的工艺方法有错误。”

 蔡局长吃惊地睁大眼睛在这儿思考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开口问:

 “王专家,我们问题出在哪儿?”

 王胜文戏谑地看着她:

 “蔡局长,上海人精明也不能这样吧?你觉得从我这儿套取情报这么容易吗?”

 蔡局长也笑了:

 “嗨嗨,别看你年轻,城府还挺深。

 说吧,有什么条件?”

 “也不算什么条件,我在上海这边,总需要个住的地方吧,总不能老是住亲戚家里。

 再说了,我们和宝钢、人民电器合作,也需要有个办事机构。”

 “你是说让政府给你们提供办公场地?”

 王胜文摆摆手:

 “不是这个意思,我想在这边买一套政府的房子,毕竟我在这边待的时间长了,家人也会过来住,方便照顾我的生活。”

 蔡秀珍考虑了一会儿:

 “你这个条件我会跟上级领导汇报的。”

 “尽快吧,天津那边也有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还有山东那边,过一段时间,我会去山东一趟,什么项目,我想蔡局长应该是很清楚吧。”

 “那我现在去跟领导汇报?”

 “明天吧,今天下午咱们先去见冶金部的冶金专家。”

 “好好好,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冶金部的专家在哪儿住着?”

 “他们也住在锦江饭店。他们一共来了三位,其中两位认识你。”

 “嗯?首钢的专家?”

 这下蔡局长笑得很灿烂:

 “嘿嘿,他们不让我告诉你。”

 王胜文直接爆了粗口:

 “我艹,我又被他们杨司长给算计了。”

 “人家杨司长和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也是你的老领导,他怎么可能会算计你呢,你不用担心,保证不会被算计!”

 王胜文挥挥手:

 “蔡局长你知道什么啊,他们首钢那个高炉改造就是我给他们的方案,本来我们的试验成本就是一百八十多万,结果他们就给了二百万,还被北京市工业局给扣下五十万。

 那个项目我们纯粹就是赔本赚吆喝,是我们做其他项目进行补助的。

 我看这次啊,人家拿出来的那块金砖,我算是给人家还不回去了。

 人家不但拿出了一块金砖,北京那边的办事处,还拿了一套别墅呢。”

 这下蔡局长笑得更加灿烂了:

 “嘿嘿,你们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王胜文白了她一眼:

 “蔡局长,说话可得讲良心,我们总不能饿着肚子、光着屁股为国家做贡献吧?

 我可告诉你啊,为了验证这个配方,我们光做试验,也花了几十万呢,你说说,这钱我们跟谁要?”

 “那我们也没办法。”

 “行,没办法是吧?那钢材做出来,用于制造船舶,总得用上焊材吧,这个焊材配方我还真就不给了。”

 蔡局长马上有所醒悟:

 “对啊,还有这个问题呢。那我们这边花钱买下你们这个配方,行吗?”

 “别,名不正言不顺的,还是你们自己研究吧,你们自己不就有焊条厂吗。

 再说了,这个配方我也没带来。”

 蔡局长把他喝完的茶杯又给添满:

 “咱们今天先把这事儿办了,我明天跟领导汇报,现在咱们这个机构运行的方式,有些问题确实很难解决,比如金砖和别墅这个问题,连我都知道,给人家送金砖和别墅,总不能跟人家要收据吧。”

 “唉,说的是,为国家办事儿,反而是受穷。”

 “听说你们没在锦江饭店住了?”

 “你们跟踪我了?这可是违反纪律!”

 蔡局长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是他们打电话过来汇报的。”

 “所以就有这么个问题,我如果住在这种地方,就会被监控,那很多事情做起来很不方便的。”

 “嗯,说的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理解心情就想想怎么跟领导汇报吧。”

 “房子,你弟弟也要吗?”

 “肯定,除非你们不想让人民电器发展起来。”

 “我明白了!”

 ……

 尤凤霞两个人拍好照回来,四个人一起来到锦江饭店。

 王胜文一看,果然有两个认识的人,一位是首钢的钱总工程师,另一位是稀有金属冶炼厂的李总工程师,还有一位他不认识。

 几个人握手以后,钱总工连忙过来介绍:

 “王处长,这位是我们冶金部的于总工,很多项目,都是在于总工的领导下进行的。”

 于总工握住王胜文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