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居士 作品

第114章 跟姚妈妈谈孩子、彩礼、女人

吃饭的时候,李强这小子很老实,看来他也是看人下菜,有张灵儿和尤凤霞在这儿,他不敢调皮。

 王胜文从神识空间里拿出几瓶椰树椰汁给女孩子们喝,算是给她们今天干活的福利。毕竟岱庙碧霞元君祠里,收到的饮料并不多。

 李叔在那儿喝闷酒,也不怎么说话。刚才王胜文跟他说的那些东西,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被这个社会抛弃了。

 退了休只能干点零活,让不到五十岁的他,有些无奈:早知道这样就不为了让儿子接班而退休了,让他跟他这个同学去混不好吗。

 王胜文也不去劝他,在这个时期让他搞这些经营活动,与其说是帮他,不去说是害他,大运动一起,说不定周围就有人起来闹事儿,谁也不敢保证街坊邻居就没有喜欢闹事儿的人。

 退了休老老实实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别给孩子们惹麻烦。

 实在不行教他安装家用暖气炉?还是算了吧,卖炉子的地方,自然会派人安装。他们如果搞好了,以后还能发展成安装公司,毕竟很少有人能离开能源,从家庭采暖发展到城市集中供暖,是北方城市发展不二的选择。。

 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开头,如果能从安装家用采暖炉发展成管道安装公司,绝对是个很有前途的路子。有些问题,其实起个好头,就能改变它今后的发展模式。

 省得像后世一样,安装公司是靠农民工发展壮大起来的,很多城市管网的管道泄漏,都是由于有些不规范的操作而造成的。

 认真思考一下就会明白,如今百分之七八十的城市道路拥堵,都是由于城市管网泄漏或者改建而造成的。

 他们总是修了拆,拆了修,而且每次还都有听起来非常合理的理由:今天铺自来水管,明天修煤气管道,后天又改城市污水治理了……

 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资源。

 不厌其烦!

 (不是水,是吐槽一下有些城市道路的反复改建。)

 吃完午饭,和三个女孩儿去西单又去买了两套床上用品,让丁秋楠和尤凤霞把南边那两个房间也铺好,便带张灵儿去崇文院接姚妈妈给找的那个人。

 还是姚妈妈眼光好,找来的人果然是个干净利落的老太太,姓魏,今年才五十一岁。

 这倒是很符合丁秋楠的口味,至少是比她妈妈好多了。本来王胜文是考虑让她妈妈过来陪她的,后来又想到她妈妈还要在家照顾她父亲,只能作罢。

 再说,他父亲那人的脾气,根本惹不起,还是躲他远点吧。

 回到老宅子大门口的时候,姚妈妈抓住王胜文的手:

 “胜文,你家原来是大户啊?”

 “不是大户,这院子,本来应该是我大爷爷家我大爷的,他三几年的时候,去东北参加了抗联,后来就牺牲在那儿了。解放了我们家从山西回来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荒芜空置的,政府查了原来的老档案,才把这房子分配给我们家,这,算是烈士的遗产了。”

 说着指了指门口挂着的“烈士之家”的牌子:

 “妈妈,看到了吗,这牌子就是政府给挂的,当时政府还让我们家把我过继给我大爷呢,所以严格地说,我现在,是我大爷爷家大爷的儿子,至少档案上是这么写的。”

 “那家里还有他的牌位?”

 “没有没有,现在不兴那个了。他埋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抗联烈士公墓呢。”

 “那你没去祭奠过他?”

 王胜文低下头:

 “没有,交通太不方便,当年我爸妈想去,政府都没批准,说那只是个象征性的公墓,没有遗体的。”

 然后又抬头望向天:

 “等我们国家发展了,我有了能力,过去给他们立个纪念碑吧,目前我还没这个能力。”

 姚妈妈握住他的手:

 “孩子,好好干,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王胜文的眼里竟然浸满了泪水:

 “走吧,进去吧,我刚装修好,进去看看。”

 魏妈自然选择了靠近厨房的那间屋子住,丁秋楠和尤凤霞对找来的这位保姆非常满意,忙着帮她收拾房间。

 王胜文把姚妈妈让到了堂屋坐下,张灵儿忙活着给她剥橘子吃。

 王胜文指了指堂屋东边的房间:

 “姚妈妈,我们想在那屋里成婚,你看可以吗?上午也是一位长辈给我们说的,让我们不要住到西边那个主卧室里去。”

 姚妈妈想了想:

 “要是按刚才你说的那些,你们住哪儿都是可以的,你就算是这个房子的正头香主了,没什么忌讳的。”

 王胜文看了一眼张灵儿:

 “我们倒是不在乎什么,我怕老家的人再说什么。”

 “没关系的,灵儿是养女,嫁给你就和原来的家庭就没多大关系了。”

 王胜文连忙否定:

 “不是不是,那边是我舅舅,我们肯定不能和老家的人脱开。我们打算我们就住东边,西边的房间,如果我爸妈回来,或者老家来了长辈,让他们去住。”

 “要不让你兰姐到这儿来生孩子?”

 王胜文又摇摇头:

 “姚妈妈,还是别了吧,姚姐生孩子赶到冬天,顶天雪地的,太不方便,你不信问问灵儿妹妹,在广州那边方便多了。”

 张灵儿说到:

 “就是啊姚妈妈,那边不用出门什么都能解决,自来水都是在屋里的。我爸妈脾气可好了,说不定姚姐姐去了就不想回来了。”

 姚妈妈拍了拍脑门:

 “哎呦,你看我这脑子,冬天还得洗戒子呢。那就让她去,我给她在家看孩子。”

 张灵儿笑了:

 “姚妈妈,大熊二熊还用你看?大熊长得比我都高了,我看他那样子,他才不要你管。”

 姚妈妈一声叹息:

 “说的没错,今天上午还嫌我唠叨他们呢,后来做饭,二熊还跟他大姨抢炒勺,非要炒俩菜给我们吃。”

 “炒了吗?炒得好吃吗!”王胜文问道。

 “炒了,炒得还可以,至少没忘了放盐,和你琪梅姐炒的味道差不多。”

 “我就知道这孩子有炒菜的天赋。”

 “早晚让你把他们给带坏了。”

 张灵儿急忙替他争辩:

 “要是都带成他这样,绝对是很好的事儿。”

 王胜文耐下心来跟她解释:

 “姚妈妈,这带孩子可不是光让他们这也不干,那也不干,懂规矩注意安全就行的,你看以前多少朝代,皇家教育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一代比一代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刚见大熊二熊的时候,他们就挺懂规矩,你觉得你带他们带得已经挺好了,但是你发现没有,自从我带他们出去玩,出去打篮球,他们的性格就变了,变成了自己敢做主去干事儿了。

 这来自于他们的自信,比如说做菜,二熊就是感觉他能做好,才敢去抢琪梅姐的炒勺。

 还有大熊,以前走路都是歪七扭八的吧,你看现在,走在路上都是昂首挺胸的,我听说在上学的路上,他的表姐表妹,都觉得和他走在一起,特别有安全感。

 姚妈妈你说,这要是长大了找个媳妇,他媳妇是不是也会有安全感?所以,我让大熊有自信,至少以后他找媳妇不用你发愁了,只要去相亲,女孩儿一般都会同意,姚妈妈,这一点,你信不信?”

 姚妈妈点点头:

 “我信!说的是呢,你对这些孩子影响可真不小,要不他们怎么都服你的气。

 现在二熊一说话就是,我爸怎么怎么样,今天炒土豆丝的时候就说,是我爸让我往里边加点盐水的,你琪梅姐都服气。”

 张灵儿跑过去递给姚妈妈扒好的橘子:

 “那是因为怕有大盐粒子炒不匀,还省了把盐粒子压碎了,他早就教给我了,嘻嘻。”

 “说的是呢,我说我们家从来不炒土豆丝,他怎么会的。”

 王胜文问到:

 “姚妈妈,今天上午给魏妈买了几身衣服啊,花了你不少钱吧?”

 “买了两身,人家魏妈是个在意人,根本就没让我掏钱,是人家自己花钱买的。我今天早上给她送钱的时候,人家还说咱给的太多呢,像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十五二十的。”

 “那一个月该给她俩多少买菜买饭的钱呢?”

 姚妈妈回答:

 “我觉得十五就够了,咱们家吃得这么好,我听你琪梅姐说,一个月每人还花不到八块。”

 王胜文掏出二十块钱递给张灵儿:

 “就按每月二十吧,咱们家我买回去的东西多,所以才花得少。跟魏妈说,多买点好的吃,水果啊什么的,也别缺了,没肉票了就多买点鱼和鸡蛋吃。”

 张灵儿拿着钱走了,姚妈妈吃着橘子在那儿感叹:

 “唉,你说我怎么这么有福气,自从你跟兰子在一起,家里这水果就没缺过。”

 “那是因为你以前不买,其实果品公司那儿什么都有,你原来怕花钱,不愿意去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