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居士 作品

第53章 打架的后果

吃完饭刷好碗筷,老太太领着孩子们去街上买玩具,剩下自己的女儿在家里受苦受累……

 第二天上班,跟李厂长打了个招呼拿了钥匙,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张岩臣就屁颠屁颠地进来了:

 “昨天回家给我爷爷和我爸说了,他们说听你安排。”

 “那就明年五一结婚,你跟宋红霞说,让她跟她家里人商量,让你爸春节后来提亲。

 叫上十几个人,元旦前把设备运过去没来得及安装,今天咱们去焊材厂去安装设备,李厂长也一起去,你们记得注意说话啊。”

 “知道了,我去组织人,对了,还拿工具吗?”

 “什么话,不拿工具干嘛去?”

 ……

 一行人来到焊材厂,李厂长和邢厂长在办公室喝茶吹牛逼,王胜文带着工人们干活儿。

 “小宋,你们把那个架子抬过来,别拖,你俩抬,对,就是那个。”

 “小石,你负责给张岩臣递工具,对,你俩一伙一起干。”

 “牛子,把这些螺丝再紧一遍,也别太用劲,待会儿试车我还会检查一遍。”

 “耗子,你再干活儿不注意我就过去踢死你,什么孩子,跑这儿看美女来了!”

 姚琪兰笑吟吟地走过来,王胜文赶紧过去把她拦住:

 “干活儿不许看,快回家休息,就说去了解市场了,李厂长来了,躲着,下午也别来,估计晚上他们还一起喝酒。”

 女人心领神会,扭头就走了。

 还是熟女最理解男人。

 “张岩臣,你们把这个架子托住再拧紧螺丝,俩人抬起来拧,小心砸了脚!”

 跑过去真踹了耗子一脚:

 “再看我踹死你!”

 “你们,焊材厂的都给滚蛋,安装设备有什么好看的?真有看上的,中午休息再说!”

 “大生,你鞋怎么回事儿?下次上班再不穿工作鞋我开除你,去找他们后勤要一双工作鞋换了!”

 “钱二虎,你把那个地脚螺栓加上垫圈再把螺丝拧紧,以后拧地脚螺栓千万别忘了加垫圈!”

 “三愣子,你没吃饭啊,怎么松松垮垮的,给我精神起来!”

 其实王胜文这时候才是最光彩照人的,一切工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指挥若定,像个能征善战的将军。

 但是除了徒弟们,他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这些。

 一天安装一套设备,其实两套设备加上试车也就三天时间花不到。

 中午吃饭,李厂长和邢厂长自然是去酒楼去喝酒,让王胜文一起,被他以下午还要安装设备为由拒绝了。

 时间紧任务重,没办法。

 食堂里,马华已经上任大厨,听说自己的师爷来了,自然是伺候得非常周到,给试验厂里来的人单独划了一个区域吃饭,还给师爷炒了四个菜。

 连何雨水、刘光天、阎解成都被赶到一边去。

 王胜文对马华指了指何雨水:

 “拿下!”

 “我师傅能让吗?”

 “不让我揍他!”

 “我试试!”

 “必须拿下!别耽误我吃饭,滚!”

 刚吃到一半,丁秋楠过来了,幽幽地说:

 “我要从家里搬出来。”

 “吃吧,慢慢说。”王胜文指了指桌上的饭菜。

 “我爸太坏了,光说你坏话,生病以后也不去工作了,天天在家闲着,还动不动骂人发脾气,昨天你走了他还说你,我跟他们吵了一架,他们把我赶出来了。”丁秋楠说着就想哭。

 “这么多人你哭不合适。你认识到就好,你该改变了,下午在厂东边那个胡同里等我,我回去换了衣服来接你。”

 “真的?”丁秋楠的惊喜。

 “真的,别人问你你就说来问我需要不需要准备特殊药品,我说我让你多准备些绷带和紫药水,快吃!”

 “知道了。”丁秋楠匆匆吃了几口就走了。

 吃完饭和何雨水、刘光天、阎解成还有其他从老家来的人聊了几句,告诉他们厂里要求加班就必须加班,有困难找去轧钢厂自己,自己平时不经常来这边。

 马华还屁颠屁颠地奉上了茶水。

 下午继续安装设备。

 趁着他们安装设备的工夫,我们说一说机修厂照片的事儿:

 照片,王胜文没有立即发表,不是给机修厂面子,而是为了让上上下下都对这一事件反应一下,反正事儿已经出了,机修厂的人都知道,肯定煤矿系统的领导们也都知道了。

 王胜文相信领导们的智慧,参与打架的业务员们怎么想,他才不在乎。

 工人们也会想啊,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想看热闹,都知道王胜文拍了照片了,看他怎么处理这件事儿。

 其实姚琪兰、梁拉娣也想看看他怎么处理,但是她们一直没敢问。

 昨天晚上回家,王胜文才把照片交给了徐慧珍,还写了一篇报道附上,让她亲自送到工人日报社去,报道上赫然签上了王胜文的大名。

 报道满篇都是批评之辞:

 六个厂的业务员十人,分六伙打架,七个受伤的,六个包扎的。

 这个厂的两个业务员,合伙揍一个人,把人家打得鼻青脸肿。

 俩人打架,在地上翻滚,手腕也擦破了,脸也被挠破了。

 一位个子大的业务员,同时对付两个人,竟然没吃亏,就是脸被抓破了。

 仨业务员的衣服都被撕得露了棉花。

 一个业务员腿被打得差点骨折,直接上了双拐。

 两个业务员胳膊被拧脱臼了,直接上了绷带。

 机修厂为了掩盖打架事件,请了打架的业务员们喝酒。

 听说机修厂领导还给被打伤的人员发了补贴。

 四个打架的人第二天没起来床。

 三个被抓破脸的业务员脸上涂满了紫药水,好几天没脸见人。

 机修厂为了不让业务员再打架,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机修厂的厨子饭做的倒是不错,吃得业务员都不想走了,纯粹是浪费公家的钱。

 机修厂的曹主任为了拿回照片,竟然想请报道者喝酒。

 报道者第二天就被赶出了机修厂。

 ……

 反正王胜文是没写一句好话。

 这种事儿,报社肯定是不敢随便报道,直接派人去了机修厂当面了解情况,刘厂长和曹主任都无可奈何地回答:

 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人家写的没错,照片是人家当场拍的,报道内容也没添油加醋,我们也没办法,你们想发表就发表吧,咱们得尊重事实。

 回来的第二天就给排版印刷了,大家都认为这下机修厂惹了大麻烦了,只有总编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煤矿系统的大领导并没有生气,而是拍着刘厂长的肩膀,乐呵呵地说:

 刘厂长,这是谁写的啊,写得真精彩,这下你们机修厂算是露了脸了,下次有这种事儿发生,再让人家给你们写一篇。

 那个焊材分发处我们已经是人员、场地、资金都到位了,你抓紧时间联系焊条生产的厂家签合同,这么好产品要抓到手里啊。

 要求你们这周要产品到位,下边的很多厂子都等着用呢。

 刘厂长从领导那里出来就直接去了焊材厂,硬逼着邢厂长和姚厂长把合同给签了。

 邢厂长那是马不停蹄,直接亲自送货上门,第二天就拿回了货款,而且人家以后还不让送了,说自己有自己的运输车辆,不用焊材厂管,做好产品就行。

 业务员们也是先被罚了点小款,然后年底被评了个先进,大部分还给涨了一级工资。

 “机修厂力战群雄”的故事,被他们吹了一辈子,有的还指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炫耀,说是火线受伤留下来的。

 就没有一个不成“单位名人”的。

 日报社高兴了:以前总报道正面消息:什么学习了思想以后工人积极性提高了;什么采用新工艺产品质量提高了;什么我们的产品水平已经赶超英美了。自从有了这篇“机修厂群殴事件”的报道以后,负面报道多了起来:什么厂长带领大家给困难的寡妇家庭送粮食,发现寡妇家里有男人洗澡拖出来打了一顿才知道那是人家亲弟弟;什么酱油厂的职工经常偷喝酱油导致肤色逐渐变黑了;什么酒厂的工人偷喝头酒而半路醉倒,吐出来的东西野狗吃了也醉倒了……反正都是模仿那一篇报道的格式写出来的,照片配得也很精彩。报社一下成了敢于报道社会负面消息的典范,还被上级领导当面给表扬了。正是因为这些报道,日报的订阅量一下就提高了,连学校部队也订。总编真想把王胜文拉过去做个专职记者,无奈人家根本就没这心思,只能除了稿费之外奖励五百块钱。只有总编知道,这肯定不是社会负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