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采购药材(第2页)

 程顾卿和许川芎赶紧离开,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跟野蛮人说话。

 又走到一些小巷的医馆问,有些便宜的,品类不多,有些比两个医馆还贵的。

 没办法,程顾卿俩人又回到同仁堂,找上来福小二了。

 来福也很高兴,以为做不成这单买卖呢。谁知道峰回路转,生意又上门了,又有提成了。

 大家已经说好品种,数量以及价格了,来福直接去配送就可以了。

 程顾卿看着医馆真得挺多人的,闲来无事问了一句:“来福兄弟,你们医馆招不招大夫啊?”

 来福好奇地问:“程娘子,你想到医馆干活?”

 看样子不像大夫啊,倒像杀猪的。难道看走眼了?

 程顾卿指了指许川芎说:“他,不是我。他以前在镇里坐馆的,从3岁开始就认识药材,如今30好几,从医二十几年了,经验老到,医术高明。”

 来福更不解了:“许大夫不是村里的大夫吗?怎么还在镇上坐馆的?”

 来福看许大夫对药材的熟悉,不用说,也知道他经验丰富了。没十年八年是说不出那么详细的。

 程顾卿老实交代,指出他们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前不久在蟠龙镇安家。

 许川芎大夫是杏林世家,爷爷的爷爷是大夫,爷爷是大夫,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大夫,孙子也准备是大夫。

 这不逃难过来,一无所有,需要重新找地方坐馆。村里有父亲在,用不着那么多大夫,何况许川芎大夫一直在外坐馆,更适合在外面了。

 来福表示理解,想不到眼前的这个人不是半桶水的村医,而是经验丰富的坐馆大夫。

 认真地说:“程娘子,许大夫你们等一下,我去问问掌柜。”

 程顾卿笑着说:“好,谢谢来福兄弟了。”

 问一下只浪费口水,也不损失什么,成不成,得看时机呢。

 许川芎正在检查药材,怎么转个弯,就问人家招不招工的。中午的时候,以为程顾卿说说而已,哪知道真得是行动派。

 还未等许川芎想深入,来福小二就走进来了,笑着说:“程娘子,许大夫,我们掌柜说了,招人,不过要试试许大夫的本事。”

 程顾卿和许川芎一愣,怎么就招人了?医馆那么缺人吗?刚才只是问问而已!

 来福小二解释到:“最近上元县的难民增多了,来看病的人也增多了,医馆这几天在招人,可招不到满意的。”

 医馆本来想内推,看看医馆里有谁认识大夫,直接推荐过来,面试成功就上班。

 谁知道,内推是推了,可本事却是皮毛的。看病可不是开玩笑的,没本事绝对不招,人命关天,万事要小心。

 今日许川芎上来采购药材,来福一看就知道是内行,问了一下家庭情况,竟然全家都是大夫,肯定比那些自己学医的背景好。

 掌柜想着,要是真的不太差,就招他进来。

 上元县实在人才匮乏,想找个有本事的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