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报信20两(第2页)

 徐老大进城不进城无所谓,吃上馒头已经心满意足了。

 程顾卿看着徐老大藏了一个馒头,不懂他为什么这样做,自个吃了一个,虽然不饱,但没胃口,把剩下的馒头递过去。

 徐老大牛眼瞪大,点了点头,迅速把馒头藏在怀里。阿娘肯定也想留给娃子吃。

 程顾卿一囧,好吧,随他喜欢。

 徐秀才和李太爷拉着茶小二闲聊,拐弯抹角地打探城里的消息。

 不愧在衙门当差几十年,李太爷不一会儿,就把茶小二知道的消息全挖出来。

 归纳总结:灾民越来越多,进城越来越严格,当然越来越多云州府的人逃去南边了。

 确定一个消息,卫国公在吉庆府。也就是徐秀才老师的故乡。离云州府两个月的路程,和云州府所管辖的范围隔了一条河,南北分界线--大庆河。

 徐秀才激动地站起来,呢喃着:去吉庆府,去吉庆府。

 程顾卿白眼一翻,徐秀才啊,徐秀才,以为你想去吉庆府就能去的,还要吉庆府收留你呢。

 又问茶小二,哪里收留灾民。

 茶小二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云州府灾民不能过长时间停留,每隔几天,就会有官兵来驱赶灾民。”

 哎,世道难,百姓苦,虽然还能在这卖馒头,多亏有门府衙做衙役的亲戚,花了大价钱,才拿到经营权。

 茶水馒头不卖贵点,本都收不回来。幸好这些天,等入城的富贵灾民,或多或少来帮衬。

 大概一炷香时间,有个官差走了过来:“谁是北路街姓王的亲属,有人来接了?”

 北路街,王姓?我的大闺女夫家!

 李太爷急速地跑过去,着急地问:“大人,我是,我是,他们人在哪里?”

 官差不说话,直接带李太爷四人过去,走到一个偏僻的小侧面,大概能容马车通过。那里早早就站着一个年纪大概40岁,穿着得体的中年汉子。

 “太爷,这里,这里,夫人等你们,等了好久了,谢天谢地,你们终于来了。”看的出中年人很激动,急急地挥手。可能有守城门的人看管,不能跑出来迎接。

 李太爷也心急,快速奔过去,矫健的身姿,看不出年过70岁,比七叔公还灵活。

 “阿祥,是你,姑娘好吗?”阿祥是李太爷安排给大闺女陪嫁的下人,这些年,成为大闺女的心腹管家。

 “太爷,小姐好得很,就是一直挂念你和老夫人。”阿祥四处张望,只见李太爷一个熟人,其他人呢?还有跟着过来的3个人,是谁啊?难道是镖师?

 “好,好好,府里一切安好吧?”李太爷激动地看着熟人,心安了,能见到人,起码能进城。

 “一切安好,太爷,怎么就只有你一个,少爷他们呢?”李家出门前,先利用衙内关系,派人顺道送信,所以李娘子姑母早早知道阿爹要过来。

 阿祥又指了指程顾卿三人:“这是太爷请的护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