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优 作品

第242章 盘算(第2页)

 夫人觉得这样的人品难能可贵,不要看如今他们只是一对平凡的小夫妻,说不得将来会摆脱庄户人家,世世代代靠种田为生的日子。

 周掌柜也有这种预感,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上哪日就有用到这对小夫妻的时候,便让伙计带话,如果以后他们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来府城周家。

 听到周掌柜对她们许下的承诺,陈家旺与小溪感动不已,要知道人家可是府城人士,而且还是经商之人,而他们只是地地道道的普通老百姓。

 就算这辈子都用不上对方帮忙,但有这句话就足以令人感动。

 就这样虽然一个在府城一个住在竹溪村,但两家人相处的却是很好,逢年过节都有送上节礼,虽然不是亲人与朋友,却胜似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媳妇,你不是想在镇上拥有一套宅子嘛!我们再攒一年钱估计就差不多了。”

 两人数完木箱里的银锭子,陈家旺对一旁的小溪说道。

 小溪没想到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男人竟然还记得,况且当时她只是那么一说而已。

 “相公,如果是买宅子,现在的银两应该就够用了吧!为何还要在登上一年呢!”

 镇上的房价小溪也是知道一些的,一套两进的宅院一百多两都足够了,更何况是一百五十多两了。

 “嗯!我想在镇上买个铺面,到时我们一家就搬去镇上住,孩子长大了读书也方便。”

 芙蓉镇是不是很大,但却很繁华,所以店铺的卖价并不便宜,一个四五张桌大的铺面,都要五六十两银子,还得说是有些年头的老铺面,回头重新收拾一番又得不少银子。

 陈家旺打算等把银子攒足了,直接去镇上买个宽敞点的铺面,再买套两进的宅院,这样孩子长大后娶妻生子也住的开。

 但手里这些银子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还要在等上一年。

 “可我们搬去镇上住,家里的田地要怎么办?”

 如果在镇上买个铺面做买卖,当然是好了,这样就可以增加经营种类,将来就有足够的银两供孩子读书。

 但想到家中的几十亩田地,小溪突然不放心起来,如今的荒地都种了药材,老大夫说金银花与半夏柴胡,两到三年才进入旺盛期。

 如果他们一家搬去镇上,药材田该怎么办,会不会有村民嫉妒而搞破坏。

 但想到以后儿子可以在镇上私塾读书,小溪还是很向往的,但想到家中的田地就纠结不已。

 “村中不是还有爹娘嘛!可以把田地拜托给他们帮忙照看,收获的时候我们在出钱找长工。”

 这件事陈家旺考虑了好久,起初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店里不忙的时候再回来,侍弄田地,但后来想想如果店里忙,哪能脱得开身。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把田地,拜托给爹娘照看才最稳妥,交给别人实在不放心,但却可以找个长工,侍弄家里的药田与庄稼。

 如果哪里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爹娘可以在旁提醒,但却不用他们下田帮忙,只要时不时过来瞧瞧就成。

 甚至连长工的人选,陈家旺都想好了,但如今还有一年的时间,所以他一直没有对小溪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