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很及时 作品

第177章 案发现场的证据(第2页)

 思虑片刻后,秦勇指了指发现尸体的机井:“三号机井距离孩子失踪的路段有多远?”

 “大概三公里。”

 三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孩子独自走过来的可能性不大。

 “有可疑人员吗?”

 “目前还没有,我们这两天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找孩子身上,对孩子父母的家庭背景调查还没来得及开展。”

 王建明白秦勇的意思,孩子被害,如果对方不是偶然作案,那很有可能就跟孩子父母有关。

 比如孩子的父母得罪了什么人,对方是报复性犯罪。

 但是正如王建说的,孩子失踪,重点是找到孩子。

 但是没想到,最终寻找到的是一具尸体。

 现场。

 陆川已经完成了现场周边的拍照,正在对尸体进行尸表勘察。

 “左耳缺失,有齿状咬痕。”

 这是尸体上最明显的损坏性痕迹:“脖颈有明显掐痕,嘴唇面部呈现紫色,应该是窒息性死亡。”

 “叮!”

 “进阶任务:寻找第一案发现场,通过现场勘察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

 陆川正在做现勘记录的时候,系统发布了任务。

 “这里应该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老白指着机井的边缘:“看这里。”

 陆川和刘国栋凑过来,看着老白指着的机井边缘。

 是一些轻微的的擦痕。

 “尸体右腿和脚踝,有摩擦痕迹,皮肤有破损,但是伤口特征没有激活反应,结合机井边缘的痕迹,应该是凶手抛尸的时候摩擦留下的。”

 老白说的意思是,如果这里是第一现场,那么凶手应该会在杀死孩子后,第一时间抛尸。

 而刚刚死亡的尸体,血液没有凝固,还能流血,可是擦痕上有较为明显的皮肤组织,却没有血迹。

 孩子腿部的伤口又没有激活反应,就说明孩子在死亡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被抛尸到机井里。

 “孩子是失踪后被杀的,我们等会问问能不能确定孩子失踪的方位,到时候再去勘察。”

 刘国栋的意见也是陆川的想法,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又经过机井维护队打捞尸体的破坏,已经没有什么勘察价值。

 “孩子的左耳有部分缺失,从痕迹上来看,是齿痕,我想先做个微量物证采集,看看能不能有发现。”

 尸体左耳的缺失伤痕,刘国栋和老白也看了。

 可以肯定的是,咬痕属于人类,极大可能就是凶手留下的。

 其实,在刑侦技术中,有专门对齿痕进行的研究学科。

 每一个人的齿痕,因为牙齿咬合的间隙不同,牙齿磨损的程度不同,咬痕也是各有特征的。

 所以,咬痕也能够作为司法鉴定的证据使用,只不过精通这方面技能的人很少。

 最起码在海州市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陆川当然也不精通,齿痕鉴定分析这种技能,系统里有,但是陆川没选过。

 他要做的微量物证分析,是想试试能否在尸体伤口上提取到凶手的唾液。

 进而确定凶手dnA信息。

 刘国栋也知道陆川的想法,以前陆川也用过微量物证分析破案。

 而且现在有一点方便的地方,现勘办公室自己的微量物证实验室刚刚验收结束,正好能够使用,不用请求省厅那边帮忙。

 可问题是,尸体已经在机井里浸泡过。

 “伤口上还能采集到凶手唾液吗?”

 “可能性确实不大,”陆川也知道浸泡过的伤口,想要提取dnA检材是很困难的:“但总归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