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身世(第2页)

  谢庭柄眉头紧皱,不明白怎么两个女儿都落入了摄政王的手中,他只觉得喉中哽咽,秦宛音望着他,目光中带着哀求之色。

  “爹爹如今有侯爵之位在身,能否替女儿在摄政王跟前美言一两句,哪怕是妾,女儿好歹也有个身份,不至于像母亲那般受世人的侧目。”

  “宛音你有所不知......”谢庭柄只觉得实难开口,满怀歉意的望着她,“摄政王他......他自有主意,为父也难以左右他的想法。”

  秦宛音心中冷哼,知道谢庭柄顾念的是谢夫人生下的那几个孩子。

  他不开口,无非就是因为谢德音的缘故。

  “既如此,女儿便不让爹爹为难了,女儿身在这深宅大院,亦不知外面的情形,只盼着母亲来了长安后,父亲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照料母亲的生活,女儿唯有此愿了。”

  谢庭柄将她扶起,有心说什么,却不知如何说起,只见秦宛音抹了抹眼泪,强作笑脸道:

  “女儿和母亲都知道爹爹的难处,大夫人容不下我母亲,祖父他老人家为了家宅宁静,也不肯认我,女儿亲缘情浅,这一切都不怪父亲,只怪女儿投错了胎,待来世定然投到大夫人的肚子里,全一全咱们父女的情分。女儿身在王府,不便出来太久,就不送爹爹了,告辞。”

  谢庭柄看着她从后门进去后,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难受。

  早知今日,当初......

  哎!

  谢庭柄望着王府后门许久,才离开。

  看门的婆子将这一切听了个清楚,让丫鬟给管家传了个话,说院里的秦姑娘在后门见了一个中年男子,口中喊着他爹爹,不知是何身份。

  管家听后,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位秦姑娘在府里的地位尴尬,只好吃好喝的养着,实质的宠爱却无半分,反倒是朝中那些世家想送女儿或者是妹妹,亦或是什么难寻的美人入府的时候,王爷都是以后院有了姬妾为由给挡了过去。

  王爷不上心,他们做下人的,自然也都不是很上心。

  秦宛音回到院子后,目光清冷,望着王府这膏梁锦绣,心下难平。

  她跟谢德音不过是差了一个出身,同样一父所出的亲姐妹,相似的容貌,凭什么谢德音有的,她没有!

  母亲在爹爹身边熬了二十载,儿女都生了,也没能进谢家的门,眼看着人老色衰,去年他们二人在因为名分的事情争吵过后,她就劝母亲与其守着他,不如再另谋高就。

  母亲还未到四十,正是风韵正好之时,那明州的知府在西湖岸“偶遇”母亲两次后,知其身世可怜,愿娶她为继室。

  哪怕谢家是首富,这商贾之家的名声说出去也不如官宦人家好听,她原以为跟着母亲嫁道明州,以后也算是官家小姐了。

  只是没想到那家的嫡子嫡女强势,开始还能容下她这个继妹,直到去年秋天的时候,那家祖母为嫡孙女议亲之时,自己不过是稍微打扮了一下,惹得一众明州府的公子们侧目相看,将那嫡女比了下去,便不容于那老太婆。

  她容貌本就生的好,她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却再也不容许她出门,这样蹉跎她,母亲也无奈。

  后来她便虽兄长回了杭州,离开了明州,才有了际遇能来长安,入了这王府。

  如今,连亲生父亲也靠不上,便只能自己出手给自己谋一个身份了。

  “你明日带封信出去给太后。”秦宛音叮嘱着自己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