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桔 作品

第579章 无可奈何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不少大人呆愣在当场,殿外的大人们更是连连惊呼,交头接耳。 

 这才是他的目的? 

 不少大人看向站在前方的王无修,对其拥有这样一名得力弟子而羡慕万分。 

 事情在经历了些许波折之后终于回到正轨, 

 也回到了这些日子京中百姓议论纷纷,至今不知所踪的大乾靖安侯林青。 

 朝堂上的诸位大人在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庄兆九转曲折,目的是靖安军。 

 他们粗略一想,觉得兵部忌惮靖安军才是正常的。 

 一支不需要向朝廷时时刻刻汇报行踪的军伍是可怕的, 

 他可以在曲州,可以去草原,也可以来这京城。 

 说不得现在就在赶来京畿之地的路上。 

 庄兆此言,使得大殿内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光汉皇帝脸色如常,但只有站在他一侧的黄俊才能看到皇帝眼中的愤恨。 

 左都御史陆务升脸色也难看了几分,他猛地发现, 

 靖安侯只要有这“都督中外军事”的名头在,曲州不论发生什么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西军北上能分得一份功劳,边军覆灭自然能分得一份灾祸。 

 看起来是福祸相依,但陆务升深知朝堂斗争之可怕, 

 福事可能没有好处,但这祸事一旦沾上了,必有灾殃! 

 再想甩掉可就难了。 

 此时此刻,吏部左侍郎牧灵和侧身走了出来,神情郑重,双手作揖: 

 “陛下,臣以为,此事蹊跷颇多, 

 当务之急乃派出御史确定边军是否无故出境,另命曲州三司严加彻查后上奏朝廷, 

 至于平西侯与靖安侯,臣认为此时乃兵戈紧要之时,就算为了九边将士之士气,也不可轻举妄动。” 

 皇帝的脸色缓和了几分,正要开口说话, 

 处在文武百官最前方的内阁首辅却率先出声,光汉皇帝的脸色一僵,但很快恢复原状。 

 “启禀陛下,老臣虽不知兵事,但对此也有几分看法。” 

 此话一出,所有人为之一震,都竖起了耳朵,这可能就是对此事的最终处置。 

 光汉皇帝脸上露出和煦笑容,道: 

 “王爱卿请讲。” 

 王无修没有看其余官员,而是平视前方,看着前方的陛下,沉声开口: 

 “陛下,拓跋部经此一战,精锐尽失,就算拓跋砚还活着,拓跋部也名存实亡,不足为惧, 

 自此西北安康,再无战事,此乃国朝幸事,臣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话音落下,一众文官皆拱手作揖,低呼:“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王无修不愧为文官领袖,一举一动都能引动朝堂。 

 接着王无修继续开口: 

 “而操持此战的西军与靖安军自然大功一件,还请陛下待战事结束后对平西侯与靖安侯,还有九边那些常胜将军们论功行赏,以此稳固朝野,安定民心。” 

 光汉皇帝面露诧异,在脑海中仔细思量,发现此话中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就是如此,更让他心生疑惑。 

 “王爱卿为国之柱石,此言朕记下了。” 

 “至于坊间流传边军一事,大多为谣言,但许多人夸夸其谈,百姓也信以为真,以至于朝野震动, 

 老臣认为若此时大张旗鼓,难免搅得人心惶惶,不如先派出御史与曲州三司勘察,待到查清楚,查明白,朝廷再作决断。”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文官们目瞪口呆,就连一侧的武将勋贵也狐疑地看着王无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