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 自立门户(第2页)

 毕竟,现在伊稚斜已经反了,他打不过定边军,很可能会攻击自己在河西走廊建的那些军屯。

 因为之前亓绩在大西州实施的那些落后政策,不想吃二茬苦,受二茬罪的西北三郡百姓跑到河西足有几万人。

 之前,陈长生为了征服河西匈奴,在靠近祁连山一线每隔三四十里,就建一座土城当屯兵所和物资转运站。

 现在这些土城也并没有荒废,很多地方都住了屯田的百姓,又有王凤的军队驻扎。

 这些逃难的人一路上风餐露宿,拖儿带女,遇到这些土城,就如同进了天堂。

 这些土城空地方很多。

 逃难的百姓在这些土城中受到了当地官兵和屯垦居民的热情接待。很多就直接留在那里准备开垦土地,建房子定居。也有一些人一路沿着连接这些城邑和驿站的路直接往新城去的。

 陈长生既然要在河西建国,这些人可都是宝贵的资源。

 所以他亲切的看望了这些百姓,询问他们粮食够不够吃,有没有带种子,

 当地人给没给他们牛羊,并且承诺河西百姓还实行之前在西凉国的政策,甚至更加开放自由。之后,又让王凤把群众反映的切实困难解决掉。

 河西走廊在后世素有西北粮仓的美称。所以陈长生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农人就会创造出一个个丰收的奇迹来。

 当他经过河西走廊中部地带时,见到黑河滋养下的张掖土地丰饶,森林繁茂,草场丰美,不仅心动。

 要建立一个国家,必定要选国都。

 新城现在是河西最大的城市,可是那里是矿山地区,适宜搞工业和贸易,但不适合种植。陈长生心目中的都城,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否则,一旦发生战争,外敌将粮道水源切断,那城市就废了。

 在张掖建都,他所要求的要素就齐全了,不仅气候湿润,适合农耕,而且附近焉支山还是当世最大的牧马场。

 “就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建一座城市,当做陪都吧!”陈长生在心里给张掖画了一个圈儿。

 至于河西产铁,镍和石油的地方,陈长生也都准备在那里建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和采矿业。

 当陈长生把河西走廊当成自己的立国之本时,心中对河西之地的喜爱是无法描述的。但是要真正在这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都,他必须首要解决一个大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

 河西匈奴虽然被自己打服并收编,但匈奴王庭可不会如

 此轻易的放弃这片膏腴之地。汉朝占了河西走廊之后,匈奴人曾哀叹,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可见河西对匈奴王庭的重要性。

 之前,陈长生把河西之地收为属国,那是因为有大梁在他背后,而且河西之地名义上也是匈奴王女的嫁妆。

 可现在自己从大梁出来自立门户了,要想割河西之地为自己建立独立国家,匈奴王庭一定不会同意。

 战争会毫无悬念的打起来,除非自己像霍去病那样,一下子把匈奴王廷打服!

 陈长生虽然不是好战分子,但要打服一个由众多民族组合起来的奴隶制王朝,还是相当有这个把握的。

 因为他手里有一张王牌——定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