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第2页)

 “谢公,朕认为,为庾氏平反是对大局有利之事。是向天下百姓表明我大晋朝廷勇于纠错,绝不文过饰非的决心,彰显公道之举。当初桓大司马对庾氏的指控本就有诸多不当之处,这没什么好说的,谢公心里也明白。我们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为庾氏平反,也是弘扬朝廷正气,得人心之举。谢公说大战在即,需要上下团结,朕认为,为庾氏平反,恰可凝聚人心,令百姓知道我大晋朝廷勇于纠错的决心,是件好事。”

 谢安很恼火,司马曜得自以为是不是第一次了,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来指手画脚了。但他是皇上,谢安也不能无视他的意见。

 “可陛下考虑过桓氏的感受么?考虑过桓冲桓石虔等一干人等的感受么?我大晋还要靠着他们守荆州,守住建康上游呢。臣从未说过这件事不可为,但此刻确实不是时候。”谢安耐心的解释道。

 “谢公,朕明白你的意思。既要为庾氏平反彰显公道,凝聚民心。又不能让桓氏不高兴。那么你看,这样可好?朕下旨为庾氏平反,便说当初桓大司马之所以做此决定,是受郗超蛊惑。郗超此人,行事奸邪,怂恿蛊惑,心怀不轨。利用了桓大司马对他的信任,操控了此事。且此人为家族所不容,其父郗愔去世之前,便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郗超也已经死了,郗氏也已没落,那么这件事就让他来背着便是。反正,反正朕知道,对于郗氏,你们其实都是瞧不起的。毕竟郗鉴当年乃流民帅出身……”司马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