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第2页)

 李徽察觉到了王谢的意图。丹阳尹让王坦之来兼任,那摆明了便是要在京城中军之外,重振外围拱卫力量,加强京城的防卫。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大受损的中军力量,应付已经极为强大的桓温的势力。

 这未必是要和桓温宣战,未必是要和桓温死磕,而更可能的是增加筹码,增加制衡的实力,避免桓温的下一次铤而走险。

 而这种方式的巧妙之处便在于,并非明面上的增强中军实力,增强控制在王谢手中的兵马,也就可以避免引起桓温的注意力和激怒桓温。

 李徽之所以察觉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年前的一次闲聊之中,私底下谈及桓温废立乱局的得失之中,谢安便提过一嘴。谢安当时说丹阳尹未能履责,丹阳郡兵员额巨大,靡费钱粮,但却只养两千余兵,有侵吞兵饷之嫌。从而导致京畿外围防御形同虚设云云。

 所以,今日谢安一提,李徽便立刻想到了这一点。显然,这是王谢商议之后决定加强和控制的京畿防御体系实力的一步棋。

 司马昱对此并无异议,不过郗超提出了质疑。

 “如此重大的人事任免,为何不提前上奏朝廷?此事我居然一无所知。这般重大人事任免,起码也当廷议而决,而非诸公自行商议。陛下,臣认为当斟酌而定,不宜草率。”

 郗超这番话一出口,李徽便在心里笑了。本来还担心,以郗超的精明,会洞察王谢的意图。但现在看来,他反对的点仅仅是程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