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第2页)

 然而回过头来越是思索此事,李徽越是觉得不对。

 谢玄和自己可没有任何的交往,在那日见面之前从未见过面。以谢玄这样的大族贵公子的身份,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一见如故?自己寂寂无名,出身寒门,根本不值得他结交。

 大晋这样的时代,大族和寒门之间泾渭分明,谢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主动和自己结交,还送给自己一匹骏马。

 难道说,自己在居巢县做了一些事情让他觉得自己值得结交?李徽可不这么认为。在居巢县做的这些事只有百姓感激,官员们可未必这么认为。这年头衡量的标准不是政绩能力,而是家族出身。

 即便有能力上的考量,那也绝不是谢玄这种人和自己结交的理由。自己要是这么想,便是自作多情了。

 李徽见识过大族们的嘴脸,当初自己在吴郡也算是帮顾谦解决了一些难题,解了顾谦的燃眉之急。但是丝帕事件发生之后,顾谦还不是立刻便严厉的警告甚至是恐吓自己不要想入非非。

 在自己替顾谦解决了主家的逼迫交权,也算是为他出了大力的情形下,顾谦不也没有出面说服家主,让自己以顾家子弟的身份参与中正评议么?

 自己之所以有今日,不是顾家的施舍,而是自己赌命赌赢了的结果。

 从顾谦身上,李徽已经完全明白了世家大族对待寒门子弟的态度。那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摒弃和隔阂。吴郡士族尚且如此,何况谢氏大族子弟。难道说谢玄是个另类?似乎也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