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开 作品

第274章 浅谈(第2页)

 他和李安也私底下讨论过乡试策论题的事。

 两人都认为有不小的几率会和西夏有关。

 但是文炎敬能够想到这些,就让人十分惊讶了。

 倒不是怀疑文炎敬的能力,虽说李安知道文炎敬来年会试落榜,但是从之前闲聊中,能够看出文炎敬的才能。

 不然两人也不会和文炎敬聊这么久。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消息不对等。

 古代消息可是十分闭塞的,就像西夏的小皇帝亲政这种事,和普通百姓也没多大关系,因此民间根本没多议论。

 议论的多是一些朝中官员,和一些官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

 因为他们比普通人

知道的更多。

 别以为科举盛行,好似十分公平一样。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会有绝对的公平。

 盛纮是从五品的官,李安也有个做官的老师。

 别的不说,朝中邸报他们每一期都能看到。

 邸报和后世的报纸差不多,上面刊印着朝中的一些决策和政策,还有一些关于边境的消息。

 科举说到底是选拔官员的,别的都好说,像占比最大的策论,题目或许和当下时政无关,但是在答题的时候却要结合当下时政和朝廷的一些政策。

 除此外,他们还能从长辈那里知道朝中一些在邸报上没有的事。

 两人之所以分析策论题有可能和西夏有关,也是因为通过邸报和盛纮刘学文口中知道的一些消息,才做出的推断。

 不过这个推断,也不仅两人有,汴京关于押题的话题,除了立储,也就关于西夏提到的最多了。

 这样一想两人也就释然了。

 文炎敬不知道两人心里的想法,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盛长柏和李安衣着和谈吐都很不凡,文炎敬也起了结交的心思。

 但是他清楚,以自己的出身,很可能这次见面就是萍水相逢,只有自己展现才学,得到两人认可,才有可能成为朋友。

 面对盛长柏的询问,他仔细斟酌了一会说道:“这些年西夏和大宋之间相安无事,西夏小皇帝不过十五岁,就能杀了权臣,掌控大权,足见其十分不凡。以西夏小皇帝的年纪,朝堂诸公和官家,估计都以为他亲政还要一些年头,因此都没想过怎么防备西夏。

 不过西夏国力弱小,进攻性不足,对大宋动兵的可能性不大。

 作为乡试的策论题,还是没问题的。”

 文炎敬的分析让两人有些惊讶。

 汴京那些认为策论题和西夏有关的人,大多数都只是因为西夏小皇帝掌权,引起不小的议论。

 而汴京乡试,经常会用一些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作为考题。

 因此他们才做出了这个推断。

 但是文炎敬不一样,他却从西夏的实际情况来推断的,可见他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实话实说,西夏的小皇帝还是很有本事的。

 历代王朝中也不是没有皇帝幼年继位,大权旁落,等皇帝大了后夺会权利的。

 就拿唐高宗李治来说,人家继位的时候都二十一岁了,权利不还是被长孙无忌掌控了么。

 很多对历史不了解的都以为李治废王立武是因为武则天的美色和手段。

 事实上,人家这么做为的就是夺权。

 能成为历史记载的明君,怎么可能那么肤浅。

 一个二十一岁继位的皇帝,都能被大臣专权。

 而西夏小皇帝继位的时候都不满周岁,也就是说西夏的权臣掌握大权十多年了。

 他十五岁就把权臣给处理了,夺回大权。

 历史上都少有人能及。

 不过李安记得这位西夏小皇帝好像命不长,二十出头就病死了来着。

 不然估计要给大宋添不少麻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