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甜辣酱 作品

第241章 刘备请留步!(第2页)

 毕竟吕布也知道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把天子劫到长安他有功,烧了雒阳他有份,老刘家的皇陵和公卿墓不知道被他考古了多少座,之前刘备等人抢玉玺的时候他还带着人来堵截徐庶回程之路。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摇身一变就是大汉纯臣,吕布自己都心虚,他手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场。

 而此刻,终于有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承认了。

 刘备不仅是一方诸侯,更是汉室宗亲,他承认吕布是大汉纯臣,就像孔融承认典韦是再世大儒一般有足够的分量。

 吕布感觉许久的悲愤、委屈、痛楚终于有人知晓,他不畏惧皮肉痛楚,此番心伤稍稍缓解,他居然抑制不住眼泪横流,赶紧低头抹泪,沙哑着声音道:

 “我想起还有军务,先走一步,元直说……”

 说着,他踉踉跄跄转身离开,刘备莞尔一笑,又把目光投向徐庶。

 “元直。”

 “在。”

 徐庶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边的鲁肃、赵云、诸葛亮三人。

 “元直保重,决不能随意舍命拼杀。”刘备酝酿半天,最后也只说出这一句话。

 徐庶微笑着点头道:

 “有劳使君惦念,徐庶任性,此番要累得使君入局厮杀,实在惭愧。”

 鲁肃笑呵呵地道:

 “元直此法,甚和我与使君榻上之策,肃先谢谢元直了。”

 赵云也微笑道:

 “冲锋陷阵,本就是赵云本分,元直此谋,赵云甚慰。”

 徐庶的目光停在诸葛亮的脸上,这位他历史上的好兄弟轻摇羽扇,脸上显然有点苦涩,但他还是说道:

 “元直放心去,此间诸事,亮……尽力而为。”

 有诸葛亮,徐庶才能放心执行自己的计策。

 虽然画策之人是贾诩超过之前徐庶的预料,不过徐庶一时也找不出更厉害的人了。

 既然如此……

 “拜别使君和诸位兄弟了。”

 “保重!”

 “保重!”

 徐庶行礼,大踏步地转身而去,刘备等人站在原地并不相送,看着徐庶的身影慢慢变小,然后渐渐消失在船上。

 吕布和宋宪一路送到水边,宋宪看着徐庶上船威风凛凛的模样,也多少有点感慨,忍不住念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哎呀……”

 吕布飞起一脚揣在宋宪后背,宋宪嘭地一声落入水中,掀起一片大浪。

 刘备等人笑着摇了摇头,虽然离得远没听见宋宪说什么,但想来此人又是嘴贱。

 “哎,这个宋令法,是如何活到这般年岁的?”鲁肃嘟囔着抱怨道。

 众人正待散去,刘备却听得背后响起一个沉重的声音:

 “足下可是徐州牧,刘使君当面?”

 刘备一回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汉子正面色郑重地看着他,轻轻点头道:

 “正是刘备,足下是?”

 “是就好。刘公留步!”那人寒声道,“天子蒙尘,还请刘使君奉诏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大汉兴衰,全看使君一人抉择了。”

 “贼为何人?”刘备下意识地问。

 那人大声道:“吕布徐庶罔顾天恩,皆为汉贼!”

 哼,要是我赢了,我得再加一辈!”

 麹义恨恨地咬紧牙根:

 “好,赌了!”

 两人击掌为誓,都是目露凶光,两个人现在都是一个念头。

 哼,我们这次赢定了。

 众人忙碌的时候,吕布和徐庶走向刘备的军营,刘备带着鲁肃、赵云、诸葛亮一起迎出来,送曹真出发。

 曹真年少失去父亲,之前跟曹操又分别,好不容易有了师父,真是片刻都不想离开。

 可这毕竟是军令,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勇不可当的名将,这次能跟在徐庶身边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也只能从命。

 这会儿小胖子的脸上哭的两行泪不断,见吕布和徐庶过来又飞快地抹泪,结果手上动作太快,居然结结实实给了自己眼睛上一巴掌,这下哭的更厉害,更情真意切。

 “呜呜呜,刘使君,师父,徒儿之后,之后一定会奋力杀敌,早日建功,不负教诲。”

 徐庶满面春风,微笑着安慰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人,让徐和高顺二人带着他先上船。

 之后,他冲刘备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身边那个高大俊朗的少年人。

 他轻摇羽扇,自信而镇定地看着徐庶,两人目光对视,尽管没有说话,却都露出了坦然安宁的笑容。

 吕布冲刘备稍稍欠身,肃然道:

 “刘使君,这次大战,有劳使君厮杀了。”

 刘备收起笑容,认真而严肃地道:

 “天子乃社稷脸面,现在沦于贼手,备为汉室宗亲而不能救,实在是惭愧不已。

 温侯骁勇,首倡义举,无论从前如何,此番迎接天子,温侯拳拳之心天地可证,而先登雒阳,恢复民生,收拾船只殚精竭虑,种种行迹刘备也是看在心中。

 忠臣论迹不论心,温侯腰悬玉玺,日夜为天子奔波,诸事种种备都看在眼中。

 若能与温侯并力杀贼,实乃刘备之幸。

 将军以大事所托,备敢不尽死?待接回天子,备愿与将军痛饮美酒,再叙今日之功!”

 吕布心中一热,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这些日子纠结焦躁,甚至与徐庶都生出了一些嫌隙,就是因为天子否定了他大汉纯臣的身份。

 尽管徐庶以天子身边有小人给暂时圆了回去,可想到天子怀疑自己的忠诚,吕布辗转反侧,甚至对自己的动机都产生了怀疑。

 毕竟吕布也知道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把天子劫到长安他有功,烧了雒阳他有份,老刘家的皇陵和公卿墓不知道被他考古了多少座,之前刘备等人抢玉玺的时候他还带着人来堵截徐庶回程之路。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摇身一变就是大汉纯臣,吕布自己都心虚,他手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场。

 而此刻,终于有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承认了。

 刘备不仅是一方诸侯,更是汉室宗亲,他承认吕布是大汉纯臣,就像孔融承认典韦是再世大儒一般有足够的分量。

 吕布感觉许久的悲愤、委屈、痛楚终于有人知晓,他不畏惧皮肉痛楚,此番心伤稍稍缓解,他居然抑制不住眼泪横流,赶紧低头抹泪,沙哑着声音道:

 “我想起还有军务,先走一步,元直说……”

 说着,他踉踉跄跄转身离开,刘备莞尔一笑,又把目光投向徐庶。

 “元直。”

 “在。”

 徐庶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边的鲁肃、赵云、诸葛亮三人。

 “元直保重,决不能随意舍命拼杀。”刘备酝酿半天,最后也只说出这一句话。

 徐庶微笑着点头道:

 “有劳使君惦念,徐庶任性,此番要累得使君入局厮杀,实在惭愧。”

 鲁肃笑呵呵地道:

 “元直此法,甚和我与使君榻上之策,肃先谢谢元直了。”

 赵云也微笑道:

 “冲锋陷阵,本就是赵云本分,元直此谋,赵云甚慰。”

 徐庶的目光停在诸葛亮的脸上,这位他历史上的好兄弟轻摇羽扇,脸上显然有点苦涩,但他还是说道:

 “元直放心去,此间诸事,亮……尽力而为。”

 有诸葛亮,徐庶才能放心执行自己的计策。

 虽然画策之人是贾诩超过之前徐庶的预料,不过徐庶一时也找不出更厉害的人了。

 既然如此……

 “拜别使君和诸位兄弟了。”

 “保重!”

 “保重!”

 徐庶行礼,大踏步地转身而去,刘备等人站在原地并不相送,看着徐庶的身影慢慢变小,然后渐渐消失在船上。

 吕布和宋宪一路送到水边,宋宪看着徐庶上船威风凛凛的模样,也多少有点感慨,忍不住念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哎呀……”

 吕布飞起一脚揣在宋宪后背,宋宪嘭地一声落入水中,掀起一片大浪。

 刘备等人笑着摇了摇头,虽然离得远没听见宋宪说什么,但想来此人又是嘴贱。

 “哎,这个宋令法,是如何活到这般年岁的?”鲁肃嘟囔着抱怨道。

 众人正待散去,刘备却听得背后响起一个沉重的声音:

 “足下可是徐州牧,刘使君当面?”

 刘备一回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汉子正面色郑重地看着他,轻轻点头道:

 “正是刘备,足下是?”

 “是就好。刘公留步!”那人寒声道,“天子蒙尘,还请刘使君奉诏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大汉兴衰,全看使君一人抉择了。”

 “贼为何人?”刘备下意识地问。

 那人大声道:“吕布徐庶罔顾天恩,皆为汉贼!”

 哼,要是我赢了,我得再加一辈!”

 麹义恨恨地咬紧牙根:

 “好,赌了!”

 两人击掌为誓,都是目露凶光,两个人现在都是一个念头。

 哼,我们这次赢定了。

 众人忙碌的时候,吕布和徐庶走向刘备的军营,刘备带着鲁肃、赵云、诸葛亮一起迎出来,送曹真出发。

 曹真年少失去父亲,之前跟曹操又分别,好不容易有了师父,真是片刻都不想离开。

 可这毕竟是军令,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勇不可当的名将,这次能跟在徐庶身边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也只能从命。

 这会儿小胖子的脸上哭的两行泪不断,见吕布和徐庶过来又飞快地抹泪,结果手上动作太快,居然结结实实给了自己眼睛上一巴掌,这下哭的更厉害,更情真意切。

 “呜呜呜,刘使君,师父,徒儿之后,之后一定会奋力杀敌,早日建功,不负教诲。”

 徐庶满面春风,微笑着安慰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人,让徐和高顺二人带着他先上船。

 之后,他冲刘备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身边那个高大俊朗的少年人。

 他轻摇羽扇,自信而镇定地看着徐庶,两人目光对视,尽管没有说话,却都露出了坦然安宁的笑容。

 吕布冲刘备稍稍欠身,肃然道:

 “刘使君,这次大战,有劳使君厮杀了。”

 刘备收起笑容,认真而严肃地道:

 “天子乃社稷脸面,现在沦于贼手,备为汉室宗亲而不能救,实在是惭愧不已。

 温侯骁勇,首倡义举,无论从前如何,此番迎接天子,温侯拳拳之心天地可证,而先登雒阳,恢复民生,收拾船只殚精竭虑,种种行迹刘备也是看在心中。

 忠臣论迹不论心,温侯腰悬玉玺,日夜为天子奔波,诸事种种备都看在眼中。

 若能与温侯并力杀贼,实乃刘备之幸。

 将军以大事所托,备敢不尽死?待接回天子,备愿与将军痛饮美酒,再叙今日之功!”

 吕布心中一热,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这些日子纠结焦躁,甚至与徐庶都生出了一些嫌隙,就是因为天子否定了他大汉纯臣的身份。

 尽管徐庶以天子身边有小人给暂时圆了回去,可想到天子怀疑自己的忠诚,吕布辗转反侧,甚至对自己的动机都产生了怀疑。

 毕竟吕布也知道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把天子劫到长安他有功,烧了雒阳他有份,老刘家的皇陵和公卿墓不知道被他考古了多少座,之前刘备等人抢玉玺的时候他还带着人来堵截徐庶回程之路。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摇身一变就是大汉纯臣,吕布自己都心虚,他手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场。

 而此刻,终于有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承认了。

 刘备不仅是一方诸侯,更是汉室宗亲,他承认吕布是大汉纯臣,就像孔融承认典韦是再世大儒一般有足够的分量。

 吕布感觉许久的悲愤、委屈、痛楚终于有人知晓,他不畏惧皮肉痛楚,此番心伤稍稍缓解,他居然抑制不住眼泪横流,赶紧低头抹泪,沙哑着声音道:

 “我想起还有军务,先走一步,元直说……”

 说着,他踉踉跄跄转身离开,刘备莞尔一笑,又把目光投向徐庶。

 “元直。”

 “在。”

 徐庶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边的鲁肃、赵云、诸葛亮三人。

 “元直保重,决不能随意舍命拼杀。”刘备酝酿半天,最后也只说出这一句话。

 徐庶微笑着点头道:

 “有劳使君惦念,徐庶任性,此番要累得使君入局厮杀,实在惭愧。”

 鲁肃笑呵呵地道:

 “元直此法,甚和我与使君榻上之策,肃先谢谢元直了。”

 赵云也微笑道:

 “冲锋陷阵,本就是赵云本分,元直此谋,赵云甚慰。”

 徐庶的目光停在诸葛亮的脸上,这位他历史上的好兄弟轻摇羽扇,脸上显然有点苦涩,但他还是说道:

 “元直放心去,此间诸事,亮……尽力而为。”

 有诸葛亮,徐庶才能放心执行自己的计策。

 虽然画策之人是贾诩超过之前徐庶的预料,不过徐庶一时也找不出更厉害的人了。

 既然如此……

 “拜别使君和诸位兄弟了。”

 “保重!”

 “保重!”

 徐庶行礼,大踏步地转身而去,刘备等人站在原地并不相送,看着徐庶的身影慢慢变小,然后渐渐消失在船上。

 吕布和宋宪一路送到水边,宋宪看着徐庶上船威风凛凛的模样,也多少有点感慨,忍不住念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哎呀……”

 吕布飞起一脚揣在宋宪后背,宋宪嘭地一声落入水中,掀起一片大浪。

 刘备等人笑着摇了摇头,虽然离得远没听见宋宪说什么,但想来此人又是嘴贱。

 “哎,这个宋令法,是如何活到这般年岁的?”鲁肃嘟囔着抱怨道。

 众人正待散去,刘备却听得背后响起一个沉重的声音:

 “足下可是徐州牧,刘使君当面?”

 刘备一回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汉子正面色郑重地看着他,轻轻点头道:

 “正是刘备,足下是?”

 “是就好。刘公留步!”那人寒声道,“天子蒙尘,还请刘使君奉诏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大汉兴衰,全看使君一人抉择了。”

 “贼为何人?”刘备下意识地问。

 那人大声道:“吕布徐庶罔顾天恩,皆为汉贼!”

 哼,要是我赢了,我得再加一辈!”

 麹义恨恨地咬紧牙根:

 “好,赌了!”

 两人击掌为誓,都是目露凶光,两个人现在都是一个念头。

 哼,我们这次赢定了。

 众人忙碌的时候,吕布和徐庶走向刘备的军营,刘备带着鲁肃、赵云、诸葛亮一起迎出来,送曹真出发。

 曹真年少失去父亲,之前跟曹操又分别,好不容易有了师父,真是片刻都不想离开。

 可这毕竟是军令,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勇不可当的名将,这次能跟在徐庶身边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也只能从命。

 这会儿小胖子的脸上哭的两行泪不断,见吕布和徐庶过来又飞快地抹泪,结果手上动作太快,居然结结实实给了自己眼睛上一巴掌,这下哭的更厉害,更情真意切。

 “呜呜呜,刘使君,师父,徒儿之后,之后一定会奋力杀敌,早日建功,不负教诲。”

 徐庶满面春风,微笑着安慰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人,让徐和高顺二人带着他先上船。

 之后,他冲刘备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身边那个高大俊朗的少年人。

 他轻摇羽扇,自信而镇定地看着徐庶,两人目光对视,尽管没有说话,却都露出了坦然安宁的笑容。

 吕布冲刘备稍稍欠身,肃然道:

 “刘使君,这次大战,有劳使君厮杀了。”

 刘备收起笑容,认真而严肃地道:

 “天子乃社稷脸面,现在沦于贼手,备为汉室宗亲而不能救,实在是惭愧不已。

 温侯骁勇,首倡义举,无论从前如何,此番迎接天子,温侯拳拳之心天地可证,而先登雒阳,恢复民生,收拾船只殚精竭虑,种种行迹刘备也是看在心中。

 忠臣论迹不论心,温侯腰悬玉玺,日夜为天子奔波,诸事种种备都看在眼中。

 若能与温侯并力杀贼,实乃刘备之幸。

 将军以大事所托,备敢不尽死?待接回天子,备愿与将军痛饮美酒,再叙今日之功!”

 吕布心中一热,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这些日子纠结焦躁,甚至与徐庶都生出了一些嫌隙,就是因为天子否定了他大汉纯臣的身份。

 尽管徐庶以天子身边有小人给暂时圆了回去,可想到天子怀疑自己的忠诚,吕布辗转反侧,甚至对自己的动机都产生了怀疑。

 毕竟吕布也知道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把天子劫到长安他有功,烧了雒阳他有份,老刘家的皇陵和公卿墓不知道被他考古了多少座,之前刘备等人抢玉玺的时候他还带着人来堵截徐庶回程之路。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摇身一变就是大汉纯臣,吕布自己都心虚,他手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场。

 而此刻,终于有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承认了。

 刘备不仅是一方诸侯,更是汉室宗亲,他承认吕布是大汉纯臣,就像孔融承认典韦是再世大儒一般有足够的分量。

 吕布感觉许久的悲愤、委屈、痛楚终于有人知晓,他不畏惧皮肉痛楚,此番心伤稍稍缓解,他居然抑制不住眼泪横流,赶紧低头抹泪,沙哑着声音道:

 “我想起还有军务,先走一步,元直说……”

 说着,他踉踉跄跄转身离开,刘备莞尔一笑,又把目光投向徐庶。

 “元直。”

 “在。”

 徐庶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边的鲁肃、赵云、诸葛亮三人。

 “元直保重,决不能随意舍命拼杀。”刘备酝酿半天,最后也只说出这一句话。

 徐庶微笑着点头道:

 “有劳使君惦念,徐庶任性,此番要累得使君入局厮杀,实在惭愧。”

 鲁肃笑呵呵地道:

 “元直此法,甚和我与使君榻上之策,肃先谢谢元直了。”

 赵云也微笑道:

 “冲锋陷阵,本就是赵云本分,元直此谋,赵云甚慰。”

 徐庶的目光停在诸葛亮的脸上,这位他历史上的好兄弟轻摇羽扇,脸上显然有点苦涩,但他还是说道:

 “元直放心去,此间诸事,亮……尽力而为。”

 有诸葛亮,徐庶才能放心执行自己的计策。

 虽然画策之人是贾诩超过之前徐庶的预料,不过徐庶一时也找不出更厉害的人了。

 既然如此……

 “拜别使君和诸位兄弟了。”

 “保重!”

 “保重!”

 徐庶行礼,大踏步地转身而去,刘备等人站在原地并不相送,看着徐庶的身影慢慢变小,然后渐渐消失在船上。

 吕布和宋宪一路送到水边,宋宪看着徐庶上船威风凛凛的模样,也多少有点感慨,忍不住念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哎呀……”

 吕布飞起一脚揣在宋宪后背,宋宪嘭地一声落入水中,掀起一片大浪。

 刘备等人笑着摇了摇头,虽然离得远没听见宋宪说什么,但想来此人又是嘴贱。

 “哎,这个宋令法,是如何活到这般年岁的?”鲁肃嘟囔着抱怨道。

 众人正待散去,刘备却听得背后响起一个沉重的声音:

 “足下可是徐州牧,刘使君当面?”

 刘备一回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汉子正面色郑重地看着他,轻轻点头道:

 “正是刘备,足下是?”

 “是就好。刘公留步!”那人寒声道,“天子蒙尘,还请刘使君奉诏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大汉兴衰,全看使君一人抉择了。”

 “贼为何人?”刘备下意识地问。

 那人大声道:“吕布徐庶罔顾天恩,皆为汉贼!”

 哼,要是我赢了,我得再加一辈!”

 麹义恨恨地咬紧牙根:

 “好,赌了!”

 两人击掌为誓,都是目露凶光,两个人现在都是一个念头。

 哼,我们这次赢定了。

 众人忙碌的时候,吕布和徐庶走向刘备的军营,刘备带着鲁肃、赵云、诸葛亮一起迎出来,送曹真出发。

 曹真年少失去父亲,之前跟曹操又分别,好不容易有了师父,真是片刻都不想离开。

 可这毕竟是军令,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勇不可当的名将,这次能跟在徐庶身边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也只能从命。

 这会儿小胖子的脸上哭的两行泪不断,见吕布和徐庶过来又飞快地抹泪,结果手上动作太快,居然结结实实给了自己眼睛上一巴掌,这下哭的更厉害,更情真意切。

 “呜呜呜,刘使君,师父,徒儿之后,之后一定会奋力杀敌,早日建功,不负教诲。”

 徐庶满面春风,微笑着安慰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人,让徐和高顺二人带着他先上船。

 之后,他冲刘备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身边那个高大俊朗的少年人。

 他轻摇羽扇,自信而镇定地看着徐庶,两人目光对视,尽管没有说话,却都露出了坦然安宁的笑容。

 吕布冲刘备稍稍欠身,肃然道:

 “刘使君,这次大战,有劳使君厮杀了。”

 刘备收起笑容,认真而严肃地道:

 “天子乃社稷脸面,现在沦于贼手,备为汉室宗亲而不能救,实在是惭愧不已。

 温侯骁勇,首倡义举,无论从前如何,此番迎接天子,温侯拳拳之心天地可证,而先登雒阳,恢复民生,收拾船只殚精竭虑,种种行迹刘备也是看在心中。

 忠臣论迹不论心,温侯腰悬玉玺,日夜为天子奔波,诸事种种备都看在眼中。

 若能与温侯并力杀贼,实乃刘备之幸。

 将军以大事所托,备敢不尽死?待接回天子,备愿与将军痛饮美酒,再叙今日之功!”

 吕布心中一热,忍不住鼻子一酸。

 他这些日子纠结焦躁,甚至与徐庶都生出了一些嫌隙,就是因为天子否定了他大汉纯臣的身份。

 尽管徐庶以天子身边有小人给暂时圆了回去,可想到天子怀疑自己的忠诚,吕布辗转反侧,甚至对自己的动机都产生了怀疑。

 毕竟吕布也知道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把天子劫到长安他有功,烧了雒阳他有份,老刘家的皇陵和公卿墓不知道被他考古了多少座,之前刘备等人抢玉玺的时候他还带着人来堵截徐庶回程之路。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摇身一变就是大汉纯臣,吕布自己都心虚,他手下的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场。

 而此刻,终于有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承认了。

 刘备不仅是一方诸侯,更是汉室宗亲,他承认吕布是大汉纯臣,就像孔融承认典韦是再世大儒一般有足够的分量。

 吕布感觉许久的悲愤、委屈、痛楚终于有人知晓,他不畏惧皮肉痛楚,此番心伤稍稍缓解,他居然抑制不住眼泪横流,赶紧低头抹泪,沙哑着声音道:

 “我想起还有军务,先走一步,元直说……”

 说着,他踉踉跄跄转身离开,刘备莞尔一笑,又把目光投向徐庶。

 “元直。”

 “在。”

 徐庶笑吟吟地看着他身边的鲁肃、赵云、诸葛亮三人。

 “元直保重,决不能随意舍命拼杀。”刘备酝酿半天,最后也只说出这一句话。

 徐庶微笑着点头道:

 “有劳使君惦念,徐庶任性,此番要累得使君入局厮杀,实在惭愧。”

 鲁肃笑呵呵地道:

 “元直此法,甚和我与使君榻上之策,肃先谢谢元直了。”

 赵云也微笑道:

 “冲锋陷阵,本就是赵云本分,元直此谋,赵云甚慰。”

 徐庶的目光停在诸葛亮的脸上,这位他历史上的好兄弟轻摇羽扇,脸上显然有点苦涩,但他还是说道:

 “元直放心去,此间诸事,亮……尽力而为。”

 有诸葛亮,徐庶才能放心执行自己的计策。

 虽然画策之人是贾诩超过之前徐庶的预料,不过徐庶一时也找不出更厉害的人了。

 既然如此……

 “拜别使君和诸位兄弟了。”

 “保重!”

 “保重!”

 徐庶行礼,大踏步地转身而去,刘备等人站在原地并不相送,看着徐庶的身影慢慢变小,然后渐渐消失在船上。

 吕布和宋宪一路送到水边,宋宪看着徐庶上船威风凛凛的模样,也多少有点感慨,忍不住念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哎呀……”

 吕布飞起一脚揣在宋宪后背,宋宪嘭地一声落入水中,掀起一片大浪。

 刘备等人笑着摇了摇头,虽然离得远没听见宋宪说什么,但想来此人又是嘴贱。

 “哎,这个宋令法,是如何活到这般年岁的?”鲁肃嘟囔着抱怨道。

 众人正待散去,刘备却听得背后响起一个沉重的声音:

 “足下可是徐州牧,刘使君当面?”

 刘备一回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汉子正面色郑重地看着他,轻轻点头道:

 “正是刘备,足下是?”

 “是就好。刘公留步!”那人寒声道,“天子蒙尘,还请刘使君奉诏讨贼,救天子于水火。大汉兴衰,全看使君一人抉择了。”

 “贼为何人?”刘备下意识地问。

 那人大声道:“吕布徐庶罔顾天恩,皆为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