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第2页)

 头发乱七八糟,是不是这野兽从她发间拔下海棠玉钗时弄乱了她的发髻。

 女子衣物用的上好衣料,虽经风吹日晒,也看得出穿上时小心翼翼,干净整洁。

 她未想到死了还要受辱。

 没“人”能想到,有“人”会去摘取新丧之人的头面首饰。

 连盗墓贼偷了墓主的东西也不会随意动尸体。

 唯有这些未曾开化的野兽做得出。

 倭将很高兴,看着牧之用丝帕包起那枚海棠玉钗。

 待对方大批军队到达泉海,他已将牧之当成自己至交。

 牧之将玉钗埋在女子坟中。

 那应该是她生前最喜欢的饰品,现在物归原主吧。

 倭国最高将领倭帅傲慢地接见了牧之。

 听牧之平静地将自己所来之处描述一遍。

 那是个满地黄金的宝地。

 最重要的是大周皇帝的软弱,伸手拿走他的东西,如同欺负一个小儿。

 贪念无限放大。

 牧之说服倭国主帅带上最信任的手下和他一起回皇宫。

 见识见识大周真正的繁荣之地。

 将心腹都带上,省得到时候拿不动大周送的礼物。

 主帅完全可以放心,他的军队驻扎在此处,大周不敢把他怎么样。

 再说我天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出使的倭人将全部享受大周朝接待贵宾的最高礼遇。

 见对方主帅仍有些犹豫。

 牧之又说,泉海、孜集、曲河三处内外通商要地,是大周税收重要来源。

 想要这三个城,必须亲自和周朝皇上谈,自己做不了主。

 他带来的圣旨对方看了。

 只许他们常驻泉海一队人马,建立倭国与大周行商接待处。

 二十万银子做为送其余倭人回程的盘缠。

 现在贼子们已经看不上这些条件。

 听说可要三座城,还能索要一百万银子,主帅动心了。

 犹豫几天后,倭帅给出答复,愿意前往皇城同大周皇上亲自谈条件。

 牧之听了回话眼中精光一闪,随即下笔开始写信,八百里加急发回大周。

 这真是天赐良机,可以将倭人将领一把屠戮殆尽。

 还能打个时间差,趁倭首在京假意和谈,在此处发动兵变,一窝烩,全端倭兵。

 以免后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