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2页)

 “你别忘了,常家老大,学富五车,栋梁之材!因为当过公主面首现在什么处境,处处受人排挤!只能投奔四皇子门下,那老四是什么好货色。”

 “玩小倌比那个更令人发指!曹家丢不起那个脸。”

 二郎一激动,胸口又开始疼。

 老四道,“二哥有什么主意吗?”

 “要不挑明,叫七弟把他送走,神不知鬼不觉……”

 二郎冷笑一声,端起冷掉的茶喝了一口,“你细看看这个好弟弟就知道了,他早迷进去了。”

 四郎这才想起,近一个月未见过弟弟的面。

 曹家男子向来晚上一起用饭,没什么要事,举家男子一起吃晚饭。

 饭后交流朝中事务,或有难处说一说,一起帮忙解决商量方法。

 整个家族,所有成员因为这一传统,很团结,有事也能快速解决。

 然而,老七有近二十天没露过脸了。

 二郎摇摇头,“我叫人盯了他五六天了,日日从军中离开都与那个弦月厮混在一处,怕是早把自己祖宗姓氏忘掉九霄云外喽。”

 “我原怕这个弟弟在女人身上栽跟头,没想到男女的火坑他都要亲自跳一跳。”

 “我看不用怕。现在的朝局没人敢笑咱们曹家。”

 “你是说南边的乱子?”

 “是。”

 “皇上指望着武将上呢,真要出兵,怕是谁也顾不上一点丑闻,到时把七郎送到军营,立个功,什么都解决了。”

 二郎不同意四弟的观点,“皇上历来对战事优柔寡断,说要打仗,我看几年内不一定动弹,我就怕七郎被人按住。”

 七郎的确乐不思蜀,他日日与弦月作伴,下馆子饮酒,听戏,泛舟玩得不亦乐乎,得意忘形。

 四皇子对七郎在自己和李琮之间的反复跳跃十分不满。

 虽然最后曹阿满既没投靠自己也没站队六皇子,他还是有些生气。

 曹家到底保了个常宗道。

 此人一直没入过皇四子的眼,皆因其实在沉默木讷。

 在太仆寺,没人相离的同僚。

 也不交往同年。

 下朝便回家,不参加任何私人宴请聚会。

 没有任何不良记录,为人低调生活简朴。

 家中只有一妻一子一女。

 教导得极为严格,女儿小字容芳年十一,一直养在绣楼,从不出门。

 儿子庆芳年十五,从五岁在书院读书至今。

 两个孩子都生得清秀、气质娴雅。

 他虽老来得子得女,却不娇宠孩子。

 两个孩子都不是原配所出,而是因为年过四十原配未有所出,所以纳了房美貌小妾。

 有人嘲讽他,大人不是不好色吗?为何纳妾同别人一样纳色?

 他一本正经回答,“本官既为生育而纳妾,为何不纳个漂亮的,不为本官,为的是孩子们未来的路走得轻松。”

 人家都以为他在为自己开脱,没想到他真只为要孩子。

 那美貌小妾生过两个孩子后,他搭了份丰厚嫁妆给她寻个殷实人家,称做自己丧夫无子的妹妹嫁出去了。

 自此,两个孩子都当主母是亲娘,极乖巧孝顺。

 常道宗接到调任书,同僚要送他婉言相拒,大家以为他只是客套,将送别宴设在杏花楼。

 谁知等了整晚,这位常大人真的没来。

 清晨,常道宗担着两箱书,带了一名书童,骑着马简装上路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