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第2页)

 韩阿六点点头,又问道:“锦衣卫任监军,似乎没有前例,天子会应允吗?”

 “你的职务是什么?锦衣卫亲军镇抚使!”骆思恭将“亲军”两字咬得很重:“锦衣卫乃天子亲军,你本就是军中之人,监理军务,有何不可?”

 “孙儿明白了!”韩阿六恭恭敬敬的朝骆思恭行礼感谢,又皱了皱眉,有些疑惑的问道:“老爷子,孙儿有惑,您别怪罪,您对孙儿多有恩泽,孙儿都记在心里,但若单单只是为了骆家,很多事其实老爷子并不需要操心。”

 “以前嘛,确实是单单为了骆家没错……”骆思恭双眼有些放空,仿佛是在回忆一些什么:“但后来不是了,从何时开始的呢?应该是从杨嗣昌清剿山西武乡贼之时吧,那时候我以为你会想法子讨个去山西或者湖广的差事,离开京师这漩涡之地,没想到你却留了下来,依旧留在骆家办事,你这般行为,让我想起以前的几个故人来。”

 韩阿六有些好奇,静静的听着,骆思恭却沉默了一阵,念出几个名字来:“许仪后、郭国安、朱均旺、林绍歧、苏八……还有许多许多,只是不记得名字了。”

 “这些人你不认识,锦衣卫的文册里没他们的名字,史籍上或许也不会有什么记载,他们…….如今也应该大多不在人世了…….但我这个老头子,心里还模模糊糊的记得他们!”

 “这些人大多是嘉靖年间东南倭乱时被倭寇掳去汉民,都是些平民百姓,大多在倭国娶妻生子,甚至有人还在倭国从了军,有些与倭国的藩王将帅什么的关系密切、引为挚友。”

 “万历年间,倭酋平秀吉欲侵吞朝鲜、攻伐大明,这些去国数十载的汉民,冒着性命之忧,用尽一切办法向大明传递倭寇将侵的消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报告,我大明才有了准备,在东南沿海调兵备倭、截留漕税以备战事、抽调辽兵防御鸭绿江沿线,直到最后大军入朝、雷霆一击。”

 “万历中兴,我是亲身经历过的,那时我大明威服四方、诸夷颤栗,何哉?因为从内到外、从官到绅,有无数人默默为国奉献,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不惧风险,可后来神宗爷怠堕了,朝廷开始争国本了,所有人都在争权夺利了,做事的人寒心了,流落在外的汉民也不再心向大明了,于是东虏一个偏鄙小部反乱,曾经以三大征而威服天下的神宗爷…….却束手无措了。”

 骆思恭长长吐了口气,冲韩阿六露出灿烂的笑容来:“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许仪后、郭国安他们的模样,有这样不惧风险、不计得失做事的人,这国,怎能不兴盛?”

 “这是好事,亿兆汉民、堂堂中华,总不能输给边鄙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