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烟雨 作品

第一百三十〇章国危君臣尽猜忌(第2页)

 那整个长江防线一定会被打成筛子。此一战也许无法灭掉南消,但是长江天险一旦不复存在,大乾就可以随时挥兵南下。

 此时南萧的皇帝再也没有往日的风流文采。整个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

金殿之上来回乱走。

 下面的文官更是吵成了一锅粥。已经把那些投降的将领和四处劫掠的士兵骂的祖坟冒黑烟了。骂他们猪狗不如,这些拿刀的莽夫果然有奶便是娘。毫无忠义之心。

 可是对于安小山屯兵相城之外,没有人有什么好主意。国内能调动之兵。都已经在苏城之外被安小山给打败了。

 甚至连皇城锦官城的卫戍部队都已经全数送到了襄城。只留下守卫皇宫的一万人。

 皇帝已经下令从各地抽调守军民夫。都送到襄城去。一旦相乘失守,锦官城将无险可守。

 可是香肠原本只有守军三万人,还抽掉两万多去围堵安小山了。现在就剩下一万多老弱病残。

 这还没算上襄城郡守吃空饷在里面。如果按照以往文官的尿性吃空饷达到三成的话。其实襄城里面已经没有军队了。

 京城部队来之前,襄城的大户,读书人和有钱人早就跑了。纷纷向着京城逃亡,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只有皇帝老儿住的对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相城郡守更是一日三道加急的奏折。一方面是要兵一副誓死与相城共存亡的架势。

 另一面儿暗地里给京城的故交好友写信。让他们赶紧弹劾自己把他从这个郡手的位置上换下来。可是他现在这个位置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没准儿就真的与相城共存亡了,谁愿意来呢?

 “陛下命令刘塘虎派兵回援吧。”终于有文臣把这句话给抛了出来。

 “不可,那安小山未必能攻下襄城。此时抽调长江防线的军队等于是国门大开。后患无穷啊!”

 立即也有文臣出来反对。

 “丢掉长江防线,总比丢掉京城要好。难道要真等到相城失守之后?再抽掉军队还来得及吗?”先前那个文臣焦急的说道。

 “一个区区安小山就想灭掉我南萧,那绝无可能,他只不过是钻进粮堆里的一只老鼠。疥癣之疾,长江才是心腹大患。”又一个文臣跳出来激动的说道。

 整个大店文臣炒的热火朝天,皇帝焦躁的来回走着,拿不定主意。可是所有武将站在角落一言不发。

 仿佛他们就是一堆兵器摆设而已,毫无用处,可是真正能打仗的行家在这里呢。

 “陛下,不如派臣前往襄城,臣定能与襄城共存亡,安小山休想迈过襄城一步。”这个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跳出来说道。

 此人就是刘塘虎的亲生父亲。

 “老将军有把握守住襄城?”皇帝也是有病乱投医,不由得问了一句。

 “老陈有把握保住襄城,不过需要陛下一道圣旨。”刘塘虎的父亲出列说道。

 “哦,什么圣旨?你且说来。”皇帝来了兴趣问道。

 “请陛下下赦免那些临阵投降,四处劫掠士兵的一切罪过。”刘塘虎的父亲说道。

 “不可,如此做法遗祸无穷,赦免了那些毫无忠义之心的狗贼。是等于纵容其他人从贼。而且未必有任何效果。”

 其中一个完全跳出来积极反对。

 “陛下,这道圣旨未必会有什么效果。但是一定可以在安小山和这些降降之间造成嫌隙,方才有机可乘啊。”

 刘塘虎的老父亲激动地说道。

 “刘周,你这是意图借助国难邀买人心收拢军队,包藏祸心。襄城若给你,你们父子二人内外联合,这京城更加危险。请将刘周下狱。”

 这时候一个年轻御史跳了出来。二十多岁的他指着已经年近七旬,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怒斥道。一副忧国忧民的激愤表情。

 刘堂虎的父亲刘周一生为南萧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劳,如今他在京城就是一个人质。可是没想到他只是说了一个方案而已,就被人指责包藏祸心。一时间悲从心中来。

 “高仓,岂可胡说八道,老将军忠义无双。下去……”皇帝愤怒的把御史高仓给撵了出去。

 “老爱卿,老城持国之言朕会考虑。但爱卿年事已高,朕怎么忍心劳动?”

 皇帝温和的劝说着刘周。

 “多谢陛下体恤。臣近日只觉头晕目眩,先请回家休息。”刘周客气的请退了。

 走出金殿那一刻,刘周万念俱灰,老泪纵横。

 皇帝看似是训斥了那不懂事儿的御史,实际上听进去了。

 走出金殿的门口,看到那御史正在门口晃悠。他看了老将军刘周一眼,冷哼一声扭头望天,双手往后一背。摆出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