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墨客 作品

第673章:朝廷定的这些规矩真官僚(第2页)

 李天顺蹲下身查看,发现马明的确昏了过去,便将他手脚捆了起来,让赵武平扛在肩头,悄悄返回城。

 ……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有了李天顺分田举措的鼓励,加宽护城河和巩固城墙基本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至少五天。

 对于天明教的教众,李天顺则把他们和三千守军分开管理,并让赵武平对他们进行了军训。

 这些人都是练武出身,经过短暂训练后,其战力要比普通军士强出许多。

 在这种上下一心,积极迎战的良好氛围里,李天顺召开了一次军事扩大会议。

 参加的人中,官方身份的有赵凌阁、赵武平、刘闯、吴全,庭洲城的一名统军的参将,还有那个刚进城时领着李天顺到衙门的军校。

 对这个军校,李天顺特意派人调查过,此人名叫刘琦,出身一个低级武官世家。

 以前在剿匪时立过些战功,对部下也很好,加上当初李天顺和他接触时发现还颇有责任感。

 于是破格把他从一名小校,提为了那名参将的副手,并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

 那就是率领五百人马,在内地通往庭州的所有路口设卡,对身带信件的官员一律带到庭州,信件暂时没收。

 李天顺此举就是为了断绝平西王与内地的联系,把他变成聋子瞎子。

 狄杰说过,平西王与内阁首辅还有一些朝廷官员来往密切,不得不防。

 刘琦不负期望,将这件事做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天明教这边,参会的人有师父杨天辰、师妹杨灵儿、胡一翁、两位护法、三个堂主。

 值得一提的是,马明经过审讯虽然已经招供,但还是被杨天辰一掌震碎了天灵盖。

 按照李天顺的建议,杨天辰只将这件事告诉了两位护法、三个堂主和胡一翁,对外则宣称马副堂主出门办事了。

 会议一开始,李天顺首先跟大家宣布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那就是派去向敦煌借兵借粮的人回来了,他们的回信是粮草紧缺,兵马更不能外借。

 因为太子的信物不行,他们必须要看到兵部的手令才肯调兵。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赵凌阁惊愕的问。

 李天顺道:“就在一个时辰前。”

 杨天辰也问:“这怎么可能,太子的信他们都不信?”

 李天顺轻叹口气道:“师父,其实这也不怪敦煌刺史。

 他也是按朝廷的规定办,而且敦煌只有不到五千守军,粮草备得也不多。”

 其实李天顺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朝廷定的这些规矩真官僚,在和平时期还管用,但在战时就显得太过迟钝了。

 听到这些话,在场的其人也皆脸色一变,毕竟这是他们的一个指望。

 就见李天顺道:“虽然这件事我告诉了诸位,但对外还是要封锁消息,这是为了稳定军心。”

 “明白,明白……”众人皆点头应道。

 接下来,李天顺就将探听到的叛军和突厥人的情况整理出来,向众人进行了第一份敌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