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凝聚力和领导力(第2页)

 曹爽是宗室,还是大将军,可是他推行改革,打破了宗室和士族的的均衡,士族就集体抛弃了他。

 司马懿指洛水为誓,之后当个屁放了,依然可以稳住朝堂,是因为他是士族的代言人。士族就算再恶心司马氏,也要维护他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士族出身的钟会谋反,在洛阳的亲友可以不受牵连。战功赫赫的邓艾被怨杀了,也没有人替他伸冤。

 这种情况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

 罗艺在反叛之前,两次打败窦建德和刘黑闼,就连李建成都结为外援;

 可是,李建成死后,罗艺起兵造反,却被部下把头割下,送给李世民。

 罗艺还是那个罗艺,部下还是那些人,却又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一开始,罗艺可以笼络那些部下,他们就能形成凝聚力。

 士兵们愿意跟着罗艺斗刘黑闼、窦建德,罗艺就称为名将。

 等罗艺反叛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罗艺。他就算有再强的指挥才能也是白扯。

 东林党可以对抗朝廷,是因为江南士绅铁打一块,所以布衣也可以傲视王侯。

 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大队伍,也只有阉党可以对抗。

 小木匠看穿这一点,所以能让大明苟延残喘。崇祯皇帝看不到这一点,就只能是煤山自刎。

 当然了,阉党的水平有限。

 他们虽然只能依附于皇帝,但是也没有什么理想。唯一想到的,是多捞一笔。

 所以,指望阉党救大明,也是痴人说梦。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朱标、朱元璋父子也是一样。要甩开淮西人自己干,他们也会像河

北藩镇杀节度使一样,被淮西人清理出局。

 朱元璋把淮西诸将都给杀了,所以淮西人就不再给朱元璋卖命。

 即使上了战场,也没有凝聚力。

 相反,朱棣造反,能一呼百应,是因为跟着朱棣造反有利可图,所以凝聚力就强。

 这迁都北平,就是损害了淮西人的利益。

 常小娥的的计划,一说出口,原本还信誓旦旦为太子尽忠的女人,都变了脸色。

 “说话啊,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不是,是我瞎琢磨的。”

 常小娥这样说,众人更不敢多说话了。

 “你们放心,不用你们先说,我舅舅先上一道奏疏,你们可以随意。”

 众人听了,都是觉得好笑。

 这常小娥真够奸诈的,要别人的老爹上奏疏,她却让自己的舅舅上。

 这样也好,先让蓝玉打头阵,去试探老朱父子的口风。

 如果情况有利就跟进,如果不利就三缄其口。

 “如此甚好,我们也都往家里带话,商议此事。”

 蓝玉是有名的没有政治头脑,从扶桑回来,就一直在应天赋闲。常小娥把意思传递给他,第二天就写了奏章,陈述迁都北平的利害。

 说北平北靠燕山,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正是建都的好去处。 还是北元故都,建都于此正好继承北元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