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太子妃省亲(第2页)

 可是战阵一结束,偃旗息鼓的时候,就要用士大夫来和宦官集团与之抗衡。

 之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就是外戚、宦官和士大夫三权争立。每次一个派别掌权,都是血雨腥风。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方斗的是天昏地暗。

 因为没有更好的选举官吏的办法,皇帝也只好听之任之。

 很多所谓的贤后,就开始抑制娘家势力,不想让娘家人参与朝中事务。

 直到科举制度的产生,皇帝才慢慢拜托了这种困境。

 依靠科举考试,皇帝把人事任命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为皇帝不肯放权,科举考试提拔上来的官员,慢慢形成一种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官僚制度效率是很低的,可以参考一下播州之乱和萨尔浒之战。)

 但是,来自王朝内部的危机少了。

 尤其是,宋朝以来,除了赵光义有杯弓蛇影的嫌疑之外,就没有权臣篡权。

 战争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点,要打仗就要集权,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就采用的是秦汉时期的制度,给了官员手下很大的权利。

 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这也给了他们结党营私提供便利。

 这就就不难看出,朱元璋为什么担心儿孙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了。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懿文太子死后,即便是朱牛旦还活着。但是能不能镇住常蓝两家,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朱元璋为了朱家江山稳固,就对常蓝两家动手。

 “臣妾一直在约束三个弟弟!”

 “对蓝玉你该说也要说,不要因为他是长辈,就不敢说。你现在是

太子妃,将来要做皇后,现在如果都管不了你娘家人,在太子妃就不要做了!”

 做皇后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太子妃做不成了,皇后自然也做不成了。

 听到朱标责备,常小娥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跪下来说道:“是,臣妾知罪了,臣妾一定好好约束家人!臣妾回家,一定好好责备一下舅舅。”

 “嗯,这还差不多,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时候不早了,我们现在就走。”

 “是!”

 常小娥虽然是常家的女儿,却也是太子妃,是宫中的女人,出宫自然不方便。

 每次省亲,都像《红楼梦》里一样,要皇后批准,然后提前好几天通知常家做好接驾的准备。

 虽然没有《红楼梦》里面那样铺张浪费,每次常家和蓝家上上下下都要手忙脚乱一阵子。

 这一次,宫里前面打了个招呼,蓝菲儿正要派人收拾,小太监却说道:“夫人不要着忙,太子殿下马上就到?”

 “太子也来?”

 “怎么这么快?”

 “奴婢出宫的时候,太子的车架已经启程。”

 “那么快?”常遇春一面派人通知妻弟蓝玉,一面让常茂带着兄弟们去门口迎接。

 朱标的车马到了常家的时候,常茂已经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众下人等在门口了:“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