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票拟和批红(第2页)

 只是老朱太理想化了,就像那些黑心老板一样,只想让人加班加点干活,却不愿意给应有的福利待遇。

 如今是洪武十二年,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却是在洪武十三年发生的。即便大明,早开国了两年,胡惟庸案也快要开始了。

 陆陆续续历经十年,一万多人,说杀就杀。

 在建国初期,所有的君主都在想办法恢复人口,发展经济,朱元璋这老小子还要杀这么多人,想想也是醉了。

 把这些人弄到东南亚,弄到澳洲能抢多少地盘啊?

 朱标决定还是拉胡惟庸一把,即便是老小子有再多的不好,也不能让那么多人和他一起殉葬。

 胡惟庸草拟好了三道圣旨,给朱标看了,然后用了印,就发放了下去。

 本以为这就完事了,可是朱标却把胡惟庸和汪广洋叫过来,有要事和他们说。

 虽然是监国,平日里却很少坐堂,而是把大权都交给中书省的左右丞相。

 可是,今天朱标安排好事物之后,居然没有走,反而是批阅起奏章来。

 不过朱标批阅的不是刚送上来还没有审批的奏章,而是要审查胡惟庸和汪广洋批过的奏本。

 也是从今天开始,朱标要求,胡惟庸和汪广洋在批阅奏本的是时候,要用蓝笔写上处理意见。

 然后,自己在用红笔写上朱批,这个奏本才有效力,可以实施。

 汪广

洋还好说,他就是个老油子,也不争权。

 可是,胡惟庸却懵逼了:这瓜娃子是要分自己的权啊!

 权力这东西,能让人上瘾。

 如果不曾经拥有,一切都还好说。

 一旦沾染上这东西,就很难再摆脱掉。

 听说太子要弄朱批和票拟这个东西,胡惟庸当场就变了脸色。

 草,老小子果然是你装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朱标平日是做甩手掌柜,所以很难见到这些人的嘴脸。

 今日一见,胡惟庸被杀,果真是一点都不冤。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心呢,就喜欢你看我不顺眼,却无可奈何的样子。

 “怎么,胡卿有意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朱标虽然年轻却是大明朝的少东家。他要改章程,胡惟庸一个臣下敢说什么?

 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臣不敢!”

 朱标也不多说,就让人把两人批阅过的奏本拿来,他来一个批红。

 对于绝大多数的奏本,朱标都在胡惟庸等人的意见旁边写下准奏,也有少部分给驳回了。

 就像莱阳和马鞍山两处炼钢厂要扩建规模,朱标就写下了准奏两字;这半年多以来,应天周边建立了大量水泥厂,水泥厂太多,老百姓只知道水泥比石灰贵,却不知道它的好处,谁建房子还是用石灰。

 苏州、凤阳等处水泥厂滞销,胡惟庸请求削减水泥厂的规模,却被朱标驳回了。

 朱标一直想以大明染厂为中心,建立一个新城。新城分为工业区和住宅区,还有商业区。

 和传统的木石结构不同,这个新城全部要用钢筋混凝土构建,窗户用合金窗和玻璃,宽敞又明亮。

 道路也全部用水泥铺设,还要在道路旁种树。

 一开始钢铁厂没有建好,没有足够的钢筋,这个计划没有实现。现在有了钢筋,正是抓紧建设的时候,把水泥厂给关停了,那还怎么建设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