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人间第一流 作品

第536章 卷五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第2页)

 这是我们的优势,所以说,此番大唐此举哪怕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我大明,但终归只是短时间,因为我们根基未损。”

 李承乾点了点头。

 对于普西偌这番话,他还是很赞同的。

 的确,当初他之所以大大方方的让许敬宗将那些工匠带走,其原因大抵也是如此。

 就连今天的境遇他也预料到了,应对方案也早早做了出来。

 不过此时,他倒是不这么想了。

 虽说他的应对方案近乎完美,但他还是想听听普西偌等人的想法。

 毕竟,若是什么事儿都亲力亲为,这不是一个君王,更他妈像一个包衣……

 这般想着,李承乾问道:“那依两位爱卿来看,此番大唐来势汹汹,我大明该当如何应对?”

 “为何要应对?”普西偌笑道,“我大明的工艺本就冠绝天下,他大唐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我们姑且不管他们是怎么弄出这些工坊的,届时,只要我大明放出之前沤制的肥料,还有一直没有正式发卖的玻璃。

 呵呵,他们既然抓住了商人逐利的弱点,那微臣倒要看看,这个弱点他们是不是真能拿捏住。”

 “你想用玻璃和肥料挽救市场?”李承乾一听他这么说,就明白了他打的什么主意。

 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至少对他来说不是。

 怎么说呢,反正他有更好的办法破局。

 当然,普西偌等人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点儿,他还是很满意的。

 这说明他们的确在想着为自己分忧。

 “是的。”普西偌说道,“大唐无非就是利用地缘优势,和我们抢夺客商,这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可我们要是再有新的物什上市呢?

 大唐的那点儿优势瞬间就会荡然无存。

 如此一来,就算那些客商,也不敢轻视于我们,因为他们不敢肯定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再推出新的物什上市。

 我们只要保持着隔一段时间,就必有新的物什上市,那些商贾还是离不开我大明。

 当然,这期间,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保持着这种技术的领先,让大唐永远在后面追着我们,让他们一直模仿我们,却无从超越!”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么?”李承乾笑道,“有点儿意思,既然如此,此番事宜,本王全权交由两位爱卿处理!”

 他确实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普西偌他们既然愿意为其分忧,他又何乐而不为?

 而且,他也的确需要一些有能力独挡一面的臣子。

 事无巨细都要他来处理,确实不适用于一个君王。

 到了现在,他也必须学会适当的放权。

 “另外,你二人可以去将作监了解一下,如果有适宜近期推出的商品,伱二人都可做主。”李承乾继续说道,“但有一点,你二人切记。

 将作监已经研发出来的东西,你二人有权商议是否上市,但无权干涉将作监的研发和生产。

 外行指挥内行的事儿,本王决不允许发生!”

 两人一听李承乾这话,顿时心中暗喜。

 尤其是普西偌,要知道,他当

初就试探过染指将作监,但当时李承乾理都没理他,没想到这次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虽然权利有所限制,但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头了。

 当下,两人就躬身道:“微臣明白,绝不辜负殿下的厚望。”

 “去吧。”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本王突然有些乏了。”

 两人闻言,当即躬身告退。

 而等他们走后,李承乾笑了。

 不错,至少这两个家伙是真的开始动脑筋了。

 虽然主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的确是最干脆直接的。

 “看来这两年的时间,大家都成长了不少。”李承乾笑道,“好事儿,确实是好事儿,走,回宫,本王今日就姑且休息一日,明日倒要看看吾那舅舅,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来。

 对了,宝林,通知下去,之前本王的安排,除了张二牛那边,全部待命。”

 尉迟宝林闻言,立马说道:“末将这就派人去通知。”

 李承乾点了点头,索性回到了大明宫。

 回去的路上,还嘀咕着:“如果大明的官员都能像普西偌他们这般独挡一面,本王倒是乐得当一个悠闲的君主!

 想本王坐拥沃土千里,成天的忙得跟个狗一样,这算哪门子事儿?

 本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古以来那么多人喜欢当一个昏君了,因为昏君的日子过得舒服啊!

 当一个明君,老百姓的日子是好过了,但皇帝的日子难过啊!”

 紧随其后的魏叔玉等人闻言,不敢插嘴。

 这话说得,谁敢接这话头?

 不过一回宫,李承乾还真就好好的休息了一天,今天本就是去处理此事的,既然普西偌等人有想法,那就交给他们好了。

 他倒是乐得悠闲。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也需要给普西偌等人一个锻炼的机会。

 毕竟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千年老狐狸正面交锋的机会可不多,能在他手上讨得一些便宜,对于他们今后的从政生涯,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想归想,李承乾也只是休息了片刻,一屁股又坐了起来,在桌案上书写了一番后,这才对魏叔玉说道:“叔玉,将这个让刘三派人送给普西偌,告诉他,这只是本王的一些想法,具体的还是由他们自己做主。

 另外知会他一声,明日大明和大唐的贸易口岸开市,本王会亲临!”

 魏叔玉闻言,立马接过书信,小跑了出去。

 另一边,当普西偌看到李承乾的书信后,当即笑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倒是把我们之前忧虑不及的地方,都给补充了。

 不过殿下明日要亲临口岸开市,倒是要知会兵部一声。”说着,普西偌详细的跟李勤俭交代了一番后,这才说道,“这边你先盯着,老夫这就去兵部走一趟。”

 李承乾要亲临口岸,要做的安排可比口岸开市多多了。

 不过如今他们也不那么担忧了就是,毕竟如今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

 ps:这章还是在医院写的,实名卖惨……